寂寥抱冬心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wl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农是清代中叶的著名画家,以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创作成就著称于世,被列名于“扬州八怪”,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他还是一位诗人,是一位对人情世态和自我人生选择有着清醒意识的诗人。本文试图从文学创作活动,尤其是诗歌方面对金农进行探讨。全文分为两大章。第一章主要论述金农的心路历程,这与他的诗歌创作有密切关系。这一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介绍金农的生平经历。金农的人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少年求学时期,金农才华横溢,得到了前辈们的鼓励和支持,为他的人生道路和诗歌创作树立了很高的起点。第二阶段是中年漫游时期,有着很高起点的金农没有像其他士人一样走科举仕途之路,他选择了遍走大江南北,投身于鉴赏收藏、诗书绘画等艺术爱好。二十年的阅历使他更明确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并为他的诗歌创作积累了很好的素材。第三阶段是晚年寓居时期,金农五十岁后渐渐结束了远程的南北漫游,开始了寓居扬州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思想更为稳定和成熟,他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金农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与其自身的性格、爱好有关,亦是清廷高压统治下士人心态的一个缩影。第二节介绍金农的交游。金农在故乡和漫游中结识了许多朋友,他们对社会现实大都有着相似的感受,又有着相似的人生选择,他们彼此之间以诚相待,在生活上相互鼓励帮助,在精神上同声共气。这份死生契阔的友情对金农的人生价值选择和坚持,以及他的文学艺术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二章是对金农的诗歌作品思想和艺术的解析与评价。第一节讨论其诗歌作品的内容。金农的诗歌作品按题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自抒怀抱之作、酬唱赠答之作、写景咏物之作。作品真实再现了金农的心境,寄予了他对家人、朋友的深情厚意,体现了他高标的人格追求和价值信念。第二节讨论其诗歌作品的艺术特色。金农有着鲜明的艺术追求,他在艺术创作上保持独立的姿态,不随波逐流,不愿入任何门派。他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充分实践了这一追求。比如在体式上,创作六言诗、九言诗,即使创作杂言诗也是喜用长句,还创作别具一格的“三体诗”;在语言上,灵活运用形容词、动词营造诗境,还常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意象、典故等。金农的诗歌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高古奇逸”、“孤洁冷峭”。这是他艺术追求和实践的结果,也与前辈的熏陶和对古代诗人的接受有关。第三节阐发金农的诗歌作品的意义和影响。当时清廷实行文字狱等高压统治,并为了钳制士人思想、巩固统治,自觉干预诗歌走向,极力树立“一尊”。金农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始终不渝地坚持自我,在诗歌创作上追求本真,体现出真士子的风范与情怀,这是难能可贵的。金农不是孤立的,背后支撑他的是一个庞大的士人群体,他们的共同努力使诗歌维系着抒写本真、现实的传统,直到百年后爱国诗人再次举起关注现实的大旗。金农虽然作品不多,诗弟子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力,然而无论是他自身体现出的诗人品格、追求,还是作为这一群体中的一分子,金农的作用都是不能忽略的。
其他文献
地震采集勘探设计中,观测系统的炮道距,覆盖密度,最大炮检距,方位角等都会影响到最终地震资料的成像质量。本文将全波形反演引入到面向复杂地质目标的采集观测系统设计,讨论
一、选题说明随着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的发展与外部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自身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对外贸易连年巨额顺差,
潘向黎是我国当代一位创作个性十分鲜明的女作家,以其清新纯净、时尚优雅的文风吸引了众多读者和文学评论者的目光,几乎获得了市场和文坛的双面认同。她的小说文字轻灵雅致,故事
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新汶矿业集团孙村煤矿认真贯彻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税制改革的中心工作。在其他行业陆续完成此项税制改革以后,建筑行业改革也即将来临。分析了营改增给建筑行业企业带来的税负降低与管理
从20世纪90年代小额农贷业务在农村信用社开展以来,小额农贷的推广及发展为农民贷款难提供了出路,为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大量"血液",极大的支持了"三农"经济的发展,在提高农村信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
作为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第一位白话文女作家,陈衡哲以自觉的文学使命意识进行创作,自觉关注社会民生,自觉探索新文学样式。其作品集中表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充满了对人生
本文简介深圳湾公路大桥(深圳侧)钢箱梁制造技术,产品精度控制,施工关键点、难点分析解决。
近年来,随着公司注册门槛的降低,公司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竞争力不断增强。因此,企业之间价值取向的问题日显突出。文章主要从企业价值取向的角度对企业进行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