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沥青基石墨烯量子点/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可见光催化性能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污染是人类所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技术,半导体光催化有望在水处理和环境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氧化钛(TiO2)是光催化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然而,TiO2仅在紫外光下具有高反应性,提高其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是其工业化应用的重要前提。鉴于石墨烯量子点(GQDs)在提高TiO2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方面所显示出的巨大潜力,本文以煤焦油沥青(CTP)为前驱体,采用温和氧化法制备了GQDs;以CTP为碳源、以P25TiO2为钛源,分别采用溶剂热法和浸渍法制备了GQDs/TiO2复合光催化剂;并对GQDs、GQDs/TiO2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详细地表征。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以CTP作为碳源,通过温和氧化法制备了单分散的具有强蓝色荧光的GQDs。GQDs在水和其他极性溶剂中具有很高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并且表现出激发波长依赖性的PL特性。GQDs的形成机理如下:连接在CTP分子边缘的烷基侧链被双氧水选择性氧化成含氧基团,而CTP分子中的多环芳烃核则被保留下来形成GQDs的石墨域,最终形成了荧光GQDs。
  (2)采用CTP作为天然的GQDs,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制备了具有良好重复使用性和稳定性的有效GQDs/TiO2复合光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的能力。与纯TiO2相比,GQDs/T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得到显著提高。在最佳GQDs含量(5wt.%)下,GQDs/TiO2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其降解速率常数是纯TiO2的23倍。
  (3)通过浸渍法在常温常压下制备出更高效的GQDs/TiO2复合光催化剂。与纯TiO2相比,GQDs/TiO2复合材料具有明显改善的光催化性能。其中,具有最佳GQDs含量(6wt.%)的GQDs/TiO2复合材料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其降解速率常数是纯TiO2的44倍。
  (4)GQDs/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得到明显改善可归因于GQDs与TiO2的成功偶联增强了TiO2吸收可见光的能力并极大抑制了TiO2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在RhB光催化降解过程中,三种活性物质的作用大小为:空穴(h+)>羟基(·OH)>超氧自由基(·O2-)。
其他文献
由于灵活的结构设计和优异的光学性能,光子晶体光纤是目前新型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光纤传感具有抗电磁干扰、灵敏度高、绝缘性好、可实现分布式测量等优点,光子晶体光纤的多孔特性有利于通过填充光电功能材料扩展或提升其性能,光子晶体光纤的D型化并镀膜处理有利于增强光纤的倏逝场与被测物质的交叠。由于光子晶体光纤结构的特殊性,其制备工艺的难度一直限制着光子晶体光纤在传感领域的发展。本文数值研究了材料填充和
随着数字化中国的推进,中国已经全面迈向了信息化的时代。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物联网主要的技术支撑应用前景广泛,现已应用于军事作战、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工业生产、智能家居等领域。定位技术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以室内环境为对象进行研究,在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非视距环境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静态节点和动态节点定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实现复杂环境下高精度、自适应
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由于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包括机器人、冶金、化工、微电网、航空、风力发电等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使用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来实现目标系统的优化控制的问题,一直都是工程控制领域的难点问题之一。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方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因此,本文将数据驱动技术与自适应动态规划(ADP)算法相结合,研究了离散时滞系统的优化控制问题。首先,针对模型未
学位
模和子模函数的top-k优化问题一直是策略优化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模函数和子模函数被用到了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建模中。在建模实际应用中,为了适用更多的应用场景,研究者们都希望在更普适的模型下研究模函数和子模函数top-k优化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了模函数优化中最受关注的多臂赌博机问题,和子模函数优化中最受关注的影响力最大化问题展开了研究。本文立足于更普适的模型下研究这
单变量时间序列通常是一组以均匀时间间隔隔开的连续时间点上的测量值。它是一种结构化的数据,具有高维,序列长度不一,观测值在时序上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等特点。典型的基于模型的方法(如回声状态网络)为每个时间序列训练出一个函数模型,在模型空间中用函数模型之间的相似性来度量原始数据之间的距离,然而在非欧的模型空间中,传统的欧式距离度量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因此探索出具有鉴别力的距离度量方式有助于提高模
[db:内容简介]
该文简要的介绍了电去离子(Electrodeionization,简称EDI)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水中杂质离子在EDI中的四个传质过程,即(1)杂质离子从水相到树脂相的传质;(2)杂质离子在树脂相中的传质;(3)杂质离子从水相到离子选择性交换膜的传质;(4)杂质离子在离子选择性交换膜内的电迁移传质;并推导出上述四个过程的传质速率方程.该文对EDI去除总氨(包括非离子态氨和离子态氨)的研究,其目的主要
学位
EDI
本文选用廉价易得的腐殖酸铵作为碳前驱体,采用简单工艺合成了一系列杂原子掺杂以及金属氧化物负载的腐殖酸铵基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它们的物理化学特性,并考察了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将H3BO3与腐殖酸铵混合,通过一步炭化法制备了B/N共掺杂多孔炭纳米片。研究表明,BNHC-800样品中孔率高(40.84%),BCO官能团丰富(可提供赝电容)。BNHC-900样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59
碳量子点是目前研究非常广泛的一种荧光碳纳米材料,其低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发光波长可调、光稳定性好、易于功能化、易于制备等优点,使得这种材料在发光材料、荧光传感、环境监测、生物医疗等领域备受关注。煤的碳含量高,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是一种潜在的碳量子点前驱体。但是已有的煤基碳量子点的方法存在着能耗高、污染大、发光颜色单一等弊端,因此,本文通过高铁酸钾预氧化与双氧水氧化结合的“两步法”,实现对煤基碳
随着人们对公共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有毒物质的微量检测成为热点课题。将纳米材料与镧系配合物结合,形成镧系配合物功能化纳米复合材料并用于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检测正成为新的研究趋势。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基于稀土金属配位发光特性并结合纳米材料结构和性质的多样性来设计合成能够应用于实际生物样品可视化检测的多色荧光探针。本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背景,重点介绍了荧光探针的主要识别机理和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