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Be(d,n)和9Be(p,n)反应加速器中子源中子学特性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owen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控核聚变能被公认为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危机的最佳途径之一,聚变反应堆中的结构材料在高强度快中子场中辐照的损伤问题是决定聚变堆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截至目前为止,由于中子源通量等条件的限制,有关聚变堆结构材料快中子辐照损伤实验研究仍无法开展。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提出了研制小型高通量快中子材料辐照装置(CMIF)的研究计划,该装置将利用超导直线加速器加速强流氘离子轰击流动的金属铍颗粒靶,发生9Be(d,n)反应产生高通量快中子辐射场来模拟聚变反应堆中的中子辐照环境,为聚变堆结构材料的研究提供实验条件。基于CMIF项目的需求和9Be(d,n)反应截面实验数据及评价数据缺乏的现状,本论文开展了9Be(d,n)反应中子源的中子学特性参数的理论计算及模拟研究;开展了Be颗粒靶条件下9Be(d,n)反应加速器中子源中子辐射场的特性参数、样品及靶结构材料的快中子辐照损伤和放射性分析等方面的M-C模拟研究,目的是为CMIF项目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另外,9Be(p,n)反应加速器中子源也是有潜力成为聚变堆结构材料辐照损伤的一种快中子源,本论文采用阈活化法开展了9Be(p,n)反应加速器中子源的特性参数的实验测量,其目的是一方面研究9Be(p,n)反应加速器中子源的特性,另一方面,为将来9Be(d,n)加速器中子源的中子学特性的实验研究准备条件和积累经验。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厚Be靶加速器中子源,研究并发展了多层(Multi-layer)薄靶近似模型计算9Be(d,n)反应中子源的中子能谱、中子角分布及中子产额的方法。采用TALYS程序计算了氘束流能量从0.5MeV到102MeV范围内9Be(d,n)反应产生中子的双微分截面,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利用所发展的Multi-layer模型计算了9Be(d,n)反应中子的能谱,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比较结果显示,当入射氘束能量小于等于25MeV时,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的较好;而在氘束能量较高时,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存在显著差异,主要的差异表现为,双微分截面和中子能谱实验数据在近似氘入射能量的一半处出现明显凸起,入射氘束能量越高,实验数据的凸起越显著,分析原因可能主要是氘核的弹性破裂和质子削裂反应所致,说明TALYS程序物理模型对氘核的破裂和削裂反应描述不够完善,需要发展新的模型加以合理描述。2.研究了包含弹性破裂、削裂、预平衡、复合核及多次预平衡等反应过程的统计模型,在充分考虑较高氘能量下的弹性破裂、削裂反应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模型,重新计算了氘能量大于25MeV小于102MeV的9Be(d,n)反应的双微分截面,在此基础上,计算了9Be(d,n)反应的中子能谱、中子角分布和积分中子产额,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基于TALYS程序(0.5MeV-25MeV氘束能量)结合统计模型(26MeV-102MeV氘束能量)计算的双微分截面,计算所得的中子学特性参数能够较好的与实验结果相符合。3.针对CMIF计划所提出的Be颗粒流靶,基于所计算的9Be(d,n)反应中子特性参数和靶系统结构,构建了模拟模型,采用MCNPX模拟了Be颗粒流靶和50MeV氘能量条件下中子的增殖效应,得到增殖系数约为1.046;模拟研究了中子对Be颗粒流靶斜槽背板的辐照损伤,结果显示在年满功率运行5000h、束斑尺寸为0.5cm×1.0cm下,背板上中子辐照损伤产生的最大辐照剂量高达100dpa/fpy,设定背板316L最大可承受的辐照剂量为10dpa,则运行500h,背板就须更换。采用蒙卡程序PHITS对D-Be反应辐照500h之后靶和背板的放射性活度、剂量等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发现辐照500h之后背板中最大活度可达2.5×1012Bq,冷却10年之后也只能降低到1010Bq。背板周围的最大剂量可达3.8×105μSv/h,冷却10年之后才能降到1.0μSv/h,因此更换背板和对背板的后续操作都需要在热室中进行。最后对紧靠背板放置的被辐照铁基样品在满功率年运行下的损伤程度进行了分析。4.开展了阈活化法中子能谱的实验研究。利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超导直线加速器加速的20.34MeV质子束轰击静态Be颗粒靶发生9Be(p,n)反应产生中子,完成了阈活化片的辐照实验。利用所建立的HPGe-γ谱仪系统测量了各活化片的γ能谱,由此计算给出了各活化产物的单核反应率、辐照结束时刻的活度等数据,并与MCNPX+ORIGEN耦合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者符合较好。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采用SAND-II迭代程序完成了解谱,给出了四个中子出射方向的中子能谱。另外,利用MCNPX计算的单群截面,结合实验测量的单核反应率,经数据处理得到了7群能谱实验数据及各个角度的中子通量,通过分段积分得到20.34MeV质子能量下,9Be(p,n)反应中子的产额约为1.64×1014n/(s mA),即单位质子的中子产额为0.026n/p。
其他文献
本文从范畴论的角度研究了罗巴代数,微分代数和叶形代数.罗巴算子和微分算子分别是积分和微分的代数抽象和推广.为了反映积分和微分由微积分第一基本定理给出的密切关系,将罗巴代数和微分代数的研究合并在了一起,得到了微分罗巴代数.由单子的提升和混合分配律的概念,我们给出了微分罗巴代数的范畴解释.进一步,我们研究了算子的扩张,单子的提升,和混合分配律间的关系.运用内部范畴的概念,我们定义了严格的罗巴2-代数和
本文主要利用变分方法研究几类非线性Schr(?)dinger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相应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组)的解的局部存在性,全局存在性以及正则性.在文献[54]的框架下,我们对几类模型分别证明了目标泛函的极小元的存在性,以及目标泛函关于控制参数的一阶Fr′echet可微性,进而导出了控制问题的一阶最优条件.本文考虑了两种类型的控制模式,一类是基于外场的双线性控制,
梯度法是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其算法简单,所需存储较少.但此方法中步长的选取对计算效果有较大的影响,Barzilai和Borwein提出的两点步长其对应的Barzilai-Borwein(BB)梯度法由于有较好的计算效果和收敛性,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求解大规模问题竞争力很强的一种方法,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探讨新的BB型梯度算法及其在优化算法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本文主要研究定义在RN上的两类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组和一类四次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normalized解的存在性及其轨道稳定性,其中normalized解为相应的能量泛函在L2范数约束条件上的临界点.我们所运用的主要工具为变分法.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首先我们描述所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并且陈述本文的主要结果.其次考虑定义在RN上的一类非线性Schr(?)dinger方
川西地区侏罗系气藏为产水气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水平井的速度管柱排采工艺设计水平亟需提升。针对传统气井积液判断手段成本高、耗费人力、准确性低的特点,开展了模拟川西水平井工况下井筒内气液两相流的物模实验,总结过往动态监测数据,得出了新的气液两相流型图版,提出了一种排采工艺设计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包含拟采取排采工艺设计参数的水平井井筒压降模型,将气井井口的产气、产水量折算为井筒沿程气水相的表观速度,
超重核合成机制研究是核物理研究的重要前沿。目前合成超重核的主要途径为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本文基于双核模型研究超重核的合成机制,即通过输运模型(主方程)解得双核系统状态的时间演化来描述熔合与准裂变过程,用经验耦合道方法得到的俘获截面以及用统计模型方法得到的复合核存活几率,最后得到超重核的蒸发剩余截面。熔合几率的描述是目前最不清楚的,存活几率的计算也十分敏感地依赖于一些核结构信息。为了更合理地描述整个
麻醉科发展与医院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麻醉用于手术可显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当前,医院麻醉科的发展仍存在不利于发展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医院麻醉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改善建议,推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水环境的适应性营造是生态适应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究晋东南水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在现场调查和建筑测绘的基础上,利用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分析选址布局与水环境物质底板的关系,将晋东南传统聚落水适应性环境营造总结为"双层循环子系统"的宏观框架和"单一元素多功能使用"的系统特征,同时将其微观呈现归纳为四个方面。得出结论:第一,城市化背景下传统聚落的变革模式应该延续"缓慢渐进的适应模式"来创造和改善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指不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转录产物,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其异常表达与许多疾病有关。lncRNA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过程,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lncRNA可在mRNA转录、蛋白质翻译和修饰等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且可与转录激活物共同作用于基因座的敏感位点,调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这
随着微纳器件的快速发展,电流发热问题越来越严重,只利用电子电荷属性的传统电子器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元器件超低能耗、精确局域化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促使人们研究电子的自旋属性,期望能够整合和利用它们各自的优势开发出新的元器件。传统情况下,我们利用电流产生磁场来控制自旋,电流的热损耗以及磁场的非局域化本质都不利于微纳器件的发展。磁的电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多铁性材料中电性和磁性可以共存并且相互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