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服饰文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饰是了解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是没有文字的历史文献。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更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特色的独特的服饰文化。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一个以迁徙游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中,被称为“山岭上的人”,“使用驯鹿的人”,鄂伦春族早期以狩猎文化为主的服饰文化,显示出民族的风俗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标志,是一种原始性与自然性的和谐应用。清朝以后,布匹传入,由于价格昂贵,少数人穿着布衣,多数人还是选择毛皮服饰。到本世纪50年代鄂伦春人才下山生活,其服饰也由毛皮服饰逐步改变成布衣棉衣,但是样式还是延续了毛皮服饰的风格。而今天的鄂伦春人,日常生活服饰已经基本被汉化,但在自己的节日里,各地的鄂伦春族人都会穿起自己的民族服饰,来展示鄂伦春民族服饰的艺术魅力,他们以此方式来保护和传承着自己民族的服饰文化。鄂伦春族艺术中的“狍皮制作技艺”已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看出研究鄂伦春族服饰具有的划时代意义。鄂伦春服饰的礼服化和商品化发展的趋势不容忽视,对鄂伦春服饰的的保护也刻不容缓,而鄂伦春服饰的所体现的多重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学术研究价值)也都十分重要。本论文通过在鄂伦春族聚居地的实地考察和了解,整理出大量的图片、资料,为鄂伦春族服饰文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首先论述了鄂伦春族地理环境、历史发展以及服饰文化的起源,然后对鄂伦春族服饰进行概述,即:从头衣,身衣,脚衣,足衣,到配饰及其萨满服和神帽等进行逐一讲解后,再对其服饰和配饰的造型,颜色,图案及其装饰进行分析,最后对鄂伦春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保护及其价值进行阐述。论文建立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服饰学理论明确了鄂伦春民族服饰研究的价值之所在。以民族服饰的形制研究为出发点,全面论述鄂伦春民族服饰的起源、分类、造型、图案、色彩、装饰、以及发展趋势等,并从保护与传承的角度探讨鄂伦春民族服饰的生机和发展,在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前提下保存并延续鄂伦春民族服饰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
其他文献
两千一百年前,淮南王刘安炼丹求长生不老,结果误打误撞发明了豆腐。豆腐中的优质蛋白质(植物中最好的)早已被大家所认同,所占比例与肉类相当,而脂肪含量却比大多数肉类低得多。豆腐
大学生幸福教育是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促使大学生获得幸福体验的教育。这里的幸福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可以教授和学习的能力,是课堂教育的内容;二是把幸福作为教
<正>老子《道德经》指出:"大成或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无穷",大概中药应用之道亦不例外。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注释《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关于孕妇用药"有故无殒,亦
随着近年来我国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作为水泥厂重要构筑物的水泥熟料筒仓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一些新的课题也随之而来。一方面,钢筋混凝土筒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
在对生命的尊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教育本质的回归等因素的作用下,学校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近年来频发的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非典、甲流感等传染病,楼道踩
小学奥数热现象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直接原因是当前的择校机制。此外,奥数经济也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奥数热折射出当前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倾向,不利
自学能力的培养应该纳入课程体系,定位于隐性课程。要整体规划自学能力培养的隐性课程,按照学生的学习进程,逐步增加学生自学在教与学关系中的分量;在学生的不同年级,要有所
苏轼的童蒙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东坡易传》蒙卦的注解里。《东坡易传》蒙卦注解也是苏轼贬琼期间启蒙海南文教的主要著作。苏轼的童蒙教育思想主张启蒙以育德为先,应养其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性环节。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基础教育明确办学方向,更新教育理念;有利于基础教育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全面转变教
让·鲍德里亚作为当代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撰写了一系列分析当代社会文化现象、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著作,并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学者。作为近年来学界热点讨论的对象,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