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超高度近视患者与正常眼轴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前囊口收缩和IOL稳定性的情况。 前瞻性研究前囊全方位抛光对超高度近视患者屈光状态、前囊口形态及人工晶体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部分收集超高度近视患者和正常眼轴患者两类人群各90眼,并分别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术后1-3月、3-6月和6-12月三小组。充分散瞳后拍摄前节照片、利用Pentacam拍摄前节三维图像,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测量比较前囊口直径及面积、IOL的偏心量及倾斜度和房水深度(PAD)。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这两类患者间前囊口形态和IOL的稳定性的差异,并对两类患者不同时间段进行方差分析比较。 前瞻部分共入组超高度近视患者15例,随机选择单眼术中进行360°全方位抛光,而对侧眼不抛光,记录术后第一天屈光状态、前囊口大小作为基线,随访术后1、3、6个月屈光状态和高阶像差、前囊口形态和IOL偏心倾斜量和房水深度。将抛光眼和未抛光眼进行一一配对并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同样使用配对t检验将术后随访与基线进行比较。 结果: 超高度近视组相较正常眼轴组术后IOL倾斜角始终有显著差异,且术后1-3月、3-6月、6-12月一直存在变化,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3月和3-6月阶段超高度近视患者的PAD均明显大于正常眼轴患者(P=0.001),但房水深度逐渐变浅至术后6-12月的超高度近视患者与正常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月阶段的超高度近视组的前囊口面积小于正常眼轴组(P=0.033),前囊口平均直径略小于正常眼轴组(P=0.049);超高度近视患者前囊口逐渐缩小,与正常眼轴患者的差异不断扩大,在术后6-12月前囊口面积、水平径、平均直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抛光组与未抛光组相比,术后一天的屈光状态和前囊口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时两组间IOL倾斜度首先显示出差异趋势(P<0.1),术后3月和6月时未抛光组IOL倾斜度均较抛光组明显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抛光组一直维持较稳定的IOL倾斜度的同时,未抛光组IOL倾斜度却在3-6月过程中明显变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进行自身前后比较时,抛光组与未抛光组的前囊口面积均在术后1天-1月的过程里发生了显著缩小,此后每个阶段未抛光组的前囊口大小的变化幅度均较抛光组大,并且在术后3月-6月的时间中发生了以水平径为主的不对称缩小(P=0.002);另外,未抛光组的PAD也存在较大的波动,表现为在1月-3月中稍变深,却在3-6月中明显变浅(P<0.001),并且在术后3月到6月的过程中发生了有统计学意义的近视漂移(P=0.011)。 结论: 超高度近视患者是白内障术后囊袋收缩的高危人群,表现为IOL的不稳定性且前囊口呈逐渐缩小趋势,术后密切随访并散瞳检查尤为重要;对其进行360°前囊抛光可有效维持IOL和屈光状态的稳定,相对减少前囊口收缩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