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管道射流挖沟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jin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海洋工程中为避免海底洋流和航运对海底管道的破坏,水力射流式挖沟埋设海底管道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现阶段绝大部分的研究针对的是非黏性砂质海床,而有关在黏性海床上射流挖沟的研究资料比较匮乏。由于黏土的黏聚力作用,黏土中的射流挖沟难度高于砂土,这就需要对黏土中射流挖沟的机理进行研究。本文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Fluent对黏土海床上双射流挖沟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VOF两相流模型对流体相和土体相进行计算,文章中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基于黏土的流变特性,将正常固结黏土模拟为Herschel-Bulkley模型,经过对Fluent UDF的二次开发,实现了正常固结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随土体深度呈线性变化。黏土中静止射流挖沟的研究,对静止射流连续挖沟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对射流速度、喷距、喷嘴间距、喷嘴直径、土体强度和土体强度梯度影响射流挖沟的重要参数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双喷嘴静止射流作用下,射流挖沟深度在前2s内变化最为明显,随时间增大深度变化趋缓,射流对土体有效作用时间应控制在1-2s内;射流速度和土体强度对射流挖沟深度影响较大,射流速度越大或土体强度越小,射流挖沟深度越大;喷距和喷嘴间距对射流挖沟效果的影响相对较小,当喷距H/d<2.5时,射流挖沟深度变化不再明显;随着双喷嘴间距的增大,沟槽宽度明显增大,但沟槽中心残余土楔高度增大;射流破土机理研究表明,当射流压力系数大于6.81时,射流才能在黏土中挖沟。黏土中移动射流挖沟的研究,采用Fluent动网格技术和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实现喷嘴的单向运动,进行黏土中移动射流挖沟模拟分析,研究射流速度和喷嘴移动速度对移动射流挖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稳定挖沟阶段的射流-土体界面呈弧线形状;射流速度越大,沟槽的深度越大,沟槽的宽度越大,射流-土体界面的弧度越大;喷嘴的移动速度越大,沟槽的深度越小,沟槽的宽度越小,射流-土体界面的弧度越小;随着喷嘴的运动,沟槽的深度和宽度都会逐渐达到稳定状态;射流的尾流流体逐渐大部分流向沟槽后方,继续对沟槽中间土楔起到冲蚀作用,逐渐降低土楔的高度;在沟槽深度达到稳定阶段时,喷嘴正下方的土体承载力系数Nbc=7.1,而距离喷嘴后方的位置越远,滞止压力越小,承载力系数越小,且表明滞止压力是沟槽深度变化的主要动力。
其他文献
海洋石油工程领域里的非粘结柔性管在输送油气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抗拉伸层在理论上只能承受轴向拉力不能承受轴向压力,但在实际的安装和运行过程中管道会遇到轴向压载荷的作用,因此会导致抗拉伸层发生侧向屈曲。由于侧向屈曲不容易被发现且潜在的风险更大,所以一旦发生不仅会减少管道的运行寿命甚至造成破损。因此,研究非粘结柔性管抗拉伸层侧向屈曲的机理和敏感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对屈曲的概念和判别的标准进行
学位
目标区潜山属典型的裂缝型和裂缝—孔洞型双重介质油气藏,储层裂缝为高角裂缝,为提高裂缝钻遇率,有效沟通裂缝,取得工业油流的突破,对实施水平井该储层进行勘探开发。该潜山水平井采用海油陆采模式,由于潜山面预测误差大、储层埋藏深、井温高、裂缝发育、井底位移大,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存在水平井轨迹控制难度大、储层易伤害、易涌易漏等难点。针对该储层钻井施工难点,开展了高温潜山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形成了
期刊
近年来,油气勘探开发逐渐转向深水,自由站立式混合立管系统(FSHR)具有环境荷载不敏感、与平台运动不耦合、较好的疲劳性能、可预安装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FSHR系统中,浮式生产平台和水下浮力罐通过柔性跨接管连接,因此柔性跨接管将承受较大的水动力荷载和平台偏移荷载。当存在两个或多个柔性跨接管时,尾流干涉效应会使相邻柔性跨接管之间的间距减小,从而使碰撞概率增大。因此,开展尾流干涉下柔性跨接管的
学位
众所周知在社会和工业日益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油气资源显得格外重要,随着陆地油气资源的不断开采,导致储存量逐年下降,已经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采成为近几年来国际的焦点。之前对于海洋立管和海底管道大多使用的是钢管,但是钢管存在耐腐蚀性差、重量大以及安装成本高等问题,而复合材料柔性管的研发弥补了钢管使用中的许多不足。随着复合材料柔性管的发展使用,普及率将会越来越高,因此,对复合材料柔性
学位
随着海洋油气资源成为不可再生资源开发的主战场,海洋石油资源开发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我国南海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广阔的开采前景。导管架平台是当今国际最广泛的海洋油气勘探开采装备,在较深水域(300m左右)研制和投放导管架平台引起了各国的关注。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极端海洋环境下海洋固定平台生存能力及动力灾变应急对策研究”为依托,对我国南海300m水深导管架平台动力特性和易损性开展系统研究,
学位
随着催化裂化技术的日益发展,每年我国将产生大量的催化裂化外甩油浆,但由于受油浆中固体颗粒含量的限制,导致油浆无法高效利用。本文在已有的油浆预处理基础及静电分离理论基础上,设计改进了静电分离装置,针对操作参数、结构参数等影响油浆分离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对实验装置内部的电场分布情况、颗粒受力情况以及颗粒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本文以武汉石化油浆为实验对象,对油浆进行了基础性
学位
核电制造业是核电站的基础和核心,保障核电装备的安全,既是核电站运行阶段面临的问题,更是核电用钢设计和建设阶段的重点。焊接作为其中一种比较常用的材料加工成型手段,广泛应用于核电站的制造等环节。在核电用钢焊接过程中,由于热应力、相变应力和加工应力等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焊接冷却后在焊件中存在焊接残余应力,容易产生裂纹,对焊接结构的完整性影响较大。因此分析焊接残余应力及变形对焊接裂纹的影响,研究焊接残余应
学位
焊接接头是承压设备的薄弱位置,对其进行力学性能评估是防止发生失效、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焊接接头由母材、焊缝、热影响区等组成,其力学性能评估远比母材复杂,获取焊接接头局部微区的力学性能是准确有效开展焊接结构完整性分析的基础。然而,焊接接头局部微区的材料体积有限,难以制备标准拉伸试样。因此,采用微型试样获取材料力学性能具有极大的工程意义。本文主要对测试力学性能的微型拉伸试样测试方法和连续球压痕试验方法
学位
海上油田随着长期的注水开发,冲刷程度增大,优势通道逐渐形成,形成了以“高含水、高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并称的特征,油田进入“双高”阶段,“平面、层间、层内”这三大开发矛盾更加突出,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将对油田稳产造成严重制约。海上X油田属于河流相沉积,目标区在注水开采过程中,高速高倍水冲刷造成储层的非均质性加重,而且驱替的不均匀性导致剩余油分布呈现‘整体分散,局部富集’的现象。因此,深入总结高含水后期
学位
随着油田的长期注水开发,层间干扰作为三大矛盾之一,在多层合采油藏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层间干扰导致高渗储层见水快、低渗储层动用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油田整体开发效果和最终采收率。此外,由于层间物性差异引起的层间干扰的具体影响规律及其机理还缺乏明确认识,目前现有一些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考虑层间干扰的影响不充分,导致计算结果与矿场测试结果存在偏差。因此,深入开展层间物性干扰研究,对水驱油藏开发具有重要的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