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可行域的定义,计算与应用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gn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力系统与天然气系统之间的耦合日益紧密,二者间的交互影响所引起的安全问题需引起更多重视。多能流的可行性体现了系统的静态安全性,可作为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静态安全评估的重要判据之一。
  为此,本文将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的概念推广到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分立求解算法的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流仿真分析方法,以此为基础,结合天然气潮流和电力系统潮流的可行性机理,在天然气发电机有功功率注入空间定义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可行域;其次根据可行域边界的定义,提出多能流连续潮流方法和空间分割算法,实现多维空间下的可行域求解;最后,以负荷裕度提升为目标,应用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可行域,提出了天然气发电机优化调度方法以及提升天然气负荷裕度的储气装置优化配置方法。
  (1)基于分立求解算法提出了一种面向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流仿真分析方法。首先从“源-网-荷”全环节出发,对供能单元、网络环节以及用能单元中的关键单元建模,构建了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流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流分立求解方法,并通过两个典型算例验证了分立求解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2)将潮流可行域的概念推广到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根据电力系统潮流可行性和天然气系统潮流可行性定义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可行域,利用连续多能流算法追踪可行域边界,提出空间分割算法实现多维空间中可行域的求解并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下观测可行域,最后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3)作为可行域的应用,面向电力负荷裕度提升,提出了一种“最远点”搜索算法,实现天然气发电机快速调度。面向天然气负荷裕度提升,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灵敏度分析的系统薄弱环节定位方法,根据灵敏度数值大小配置储气设施,实现储气装置选址优化。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是当前电力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可再生能源的优先接入,精确可靠的预测技术,是其核心功能之一。作为一种受到世界范围重视的绿色可再生无碳能源,风能的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等妨碍了其作为优质能源的潜力。可靠准确的风电功率预测,是未来电网的主要基础信息之一,还有助于弥补风能目前作为非优质能源的缺点。准确可靠的风预测,从风速到风机出力的准确折算,是提高风电功率预测效果的两类基本任务。对
学位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被视为一种全新的能源补给方式,对实现极端环境下电能传输与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相关领域成为科研界聚焦的热点话题。基于磁共振耦合原理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原边激励线圈产生的感应磁场呈辐射状特性,对副边拾取侧多负载传输呈现众多优势。故本文主要探究单原边激励线圈与多负载拾取线圈(“单对多”)方式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基于磁共
柔性直流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能源并网、远距离电力传输、孤岛供电及交流系统异步互联等方面,柔性直流电网将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柔性直流电网直流线路短路故障发展速度快,电力电子器件脆弱,对直流保护速动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保护可靠性带来严峻考验。柔性直流线路故障的快速、可靠识别已成为柔性直流电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故障分析是保护原理提出、故障诊断、保护阈值整定的重要基础。因此,柔性直流电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行方式也更为多样便利,其中开车出行是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化石燃料作为传统燃油汽车主要的能量来源,其大量使用带来的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新能源的应用势在必行,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应用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其中,纯电动汽车由于无污染物排放,噪声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
学位
我国近海海域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超过5亿kW,已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单桩基础具有结构简单、受力明确的优点,是海上风电的主要基础型式。随着海上风力发电机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加,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的最大直径已达10m、桩长超过100m、桩重近2000t。直径的增加改变了原有小直径单桩的承载模式,因此针对大直径单桩开展承载模式与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针对大直径单桩基础水平向承载力特性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比例的不断上升,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具有的间歇性、不稳定性特点,易造成系统频率波动。考虑到传统频率调节手段成本较高,且调节容量有限,可利用可控负荷参与需求侧响应的方式来辅助系统频率控制。电动汽车在电力系统中可以视为储能设备,通过优化其充放电过程可实现与电力系统的友好互动;温控负荷可在用户温度舒适度约束范围内调整工作状态,改变其功率需求,通过调节也可用于支撑电网的优化
学位
随着化石能源的大规模消耗,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海上风电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单桩基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海上风机基础形式,通过锤击法打入海床地基中,一般入泥深度40-60m,依靠桩侧土压力维持稳定,桩顶与风机塔筒连接,整体结构收到风浪流的共同作用。我国东南沿海多为岩基海床,上覆软土层十几米至几十米不等,部分地区软土层提供的土抗力难以维持桩身稳定,因此有必要将桩基嵌入岩层处理。目前,国内
学位
21世纪的今天,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是人类生存发展所要面临的两大挑战。传统汽车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排放的尾气还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而电动汽车以电能为动力,经济性好、清洁无污染。虽然当前技术尚不成熟,但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电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是电动汽车的生命力所在,而为电驱动系统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则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稀土永磁材料的发现与应用,永磁电机的发展日新月
学位
随着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风电基础结构形式不断创新。筒型基础作为一种新型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形式,凭借良好的承载能力,可实现自浮拖航、负压下沉等优势,在海上风电领域得以快速推广应用。筒型基础整机安装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海上风电开发成套技术,主要包括陆上预制、气浮拖航、水中沉放、土中下沉等过程。其中,筒型基础整机水中沉放过程复杂,且随着水深增加其沉放难度将明显提高。目前筒型基础应用水深均在15m以内,而近年
学位
风能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海上风能因其储量大,在其开发利用上不占据陆地资源,风电输送又靠近沿海用电高负荷地区,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重视。但是,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及施工条件复杂、成本高,极大地限制了这一清洁能源的利用。目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有单桩基础、多桩基础、筒型基础等,不同基础结构适用的海床条件不同,其结构与施工的复杂性和成本差异大。如何有效的开展基础结构的优化及建造方式的优选,是推进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