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7050铝合金锥形环件径轴向轧制宏微观耦合模拟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tao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7050高强铝合金环件是一种大量应用于运载火箭的关键承力零部件。对其成形质量和性能有极高的要求。而环件径轴向轧制成形是生产7050铝合金无缝环件的主要工艺方法。目前大型异形环件的径轴向轧制过程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首先就是轧制过程中的稳定性控制,异形环件的截面材料流动复杂,稳定性难以控制,各轧辊运动之间的不协调,容易导致环件出现椭圆度大,轧制过程稳定性差,环件报废等情况。其次是对于环件微观组织的把控,由于环件径轴向轧制复杂的动态局部变形和变化的成形条件使得对于环件的组织变得难以预测和调控。本文主要围绕大型7050铝合金环件的径轴向轧制过程中轧制稳定性的控制和微观组织演变的预测开展研究。首先,广义化锥形环件的各尺寸,通过体积不变原理,计算锥形环件壁厚与外径之间的关系,推导出适合所有环件的以外径匀速增长条件设计的芯辊进给曲线。并基于Abaqus平台,开发了环件轧辊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在环件设置传感器,实时获取传感器位置的变化,计算得出异形环件的外径变化。反馈给其余轧辊,用于导向辊、锥辊以及芯辊的控制,实现闭环控制。其中,对于芯辊,反馈体使用环件轧制过程中的椭圆度的变化,利于提高异形环件轧制过程的稳定性,降低环件椭圆度。根据7050铝合金热压缩实验,建立高温7050流变模型。基于上述结果,建立三维7050铝合金锥形环件径向轴向轧制有限元模型。为了让计算结果能够应用于实际生产,建立起锥形环件芯辊径向进给约束条件的设计。根据矩形环件的静力学条件,通过锥形环件切片法,求得了适用于锥形环件的约束条件,包括咬入条件、锻透条件、轧制力能限制、以及环件外径最大增速条件限制。根据有限元以及实际生产实验的结果,验证了该约束条件的有效性。通过轧制态7050铝合金的等温保温实验,基于Python开发了7050铝合金微观组织演变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根据实验的晶粒演化形态,建立了轧制位错密度不等的初始组织,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契合度高。表明了该有限元模型可有效的预测7050铝合金再结晶晶粒大小、体积分数等微观组织演变。并根据实验结果,统一了元胞自动机时间步长与真实时间的对应关系,搭建了耦合宏微观的桥梁。建立了环件轧制过程中的位错密度演化模型,变形过程中晶粒的拓扑变形模型,结合前章验证的7050铝合金再结晶形核及生长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实现环件轧制过程微观演变的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三维锥形环件径轴向稳定轧制的有限元模型完成宏观轧制过程,提取应变、温度场作为微观演变模型的输入条件,实现了环件轧制过程的宏微观耦合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环件轧制过程中时间较短,再结晶的大角度晶界晶粒,平均晶粒尺寸较小。根据耦合的宏微观模型,研究了环件外径增长速度、坯料温度对于7050锥形环件轧制稳定性,以及微观组织的影响。通过CCD试验设计。建立了环件外径增速、坯料温度对于轧制稳定性以及微观组织演变的响应面模型,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参数范围内,环件外径增速对于各响应值的影响高于温度。结合4组响应面模型的分析,得到最优解的工艺参数为外径增速6.0mm/s以及430℃的初始坯料温度。
其他文献
随着老龄化的形势越发严峻,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社区养老模式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起着衔接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模式的关键作用,能够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内享受到全面的照料服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作为社区养老模式的依托,强调原宅养老的理念,重视与家人、与友邻,是老年人较为需求的养老设施。但在社区日间照料设施的使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设施都存在许多功能房间及设施利用率很低的现象。因此,探讨社
涌浪是滑坡失稳下滑后,由于其对河道水流的巨大冲击力而引发的次生灾害。目前学界对滑坡涌浪课题的研究主要包括涌浪高度、涌浪衰减规律以及涌浪的爬坡特性等。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学者们提出了简易的最大涌浪高度和涌浪最大爬坡高度的预测模型,但由于考虑参数不全以及没有针对不同河道而做出针对性研究,所以得出的预测模型适用范围有限。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通过多因素分析,优化预测模型。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基
石墨烯作为固体润滑材料已获得广泛的研究,但实验制备的石墨烯表面存在大量的原子级台阶,且环境分子易于吸附在具有丰富悬键的台阶边缘,这两者都可能对石墨烯摩擦学特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应用Reax FF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环境条件(真空,潮湿环境)、台阶边缘功能基团(氢钝化,羟基钝化)等对石墨烯台阶处摩擦行为、耐磨特性和承载能力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模拟了金刚石探针在石墨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快递物流行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日益突显,因此,物流机器人应运而生。但是,目前的物流机器人主要是实现室外路段的配送,其要真正减轻或替代快递员的工作,首先要实现机器人的爬楼越障功能,使其能够进入室内环境,为用户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因此,本课题以实现机器人爬楼越障功能为重点,同时将太阳能电池引入机器人电源系统,充分利用新能源的优势,既可以提高机器人的续航,还积极响应了“碳达峰”、
秸秆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可再生资源。但目前我国对秸秆的利用率低,资源严重浪费。由于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在秸秆的高效降解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课题首先开展了接种量、温度、通气量、料水比和基质粒径对B.subtilis固态发酵产酶和秸秆降解特性的影响研究,分析了其酶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外加Ca2+条件下B.subtilis产纤维素酶的特性研究,并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在转录水平上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
钢铁行业的智慧和数字转型是传统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钢厂物流作为智能化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钢卷等产品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如今钢铁物流中钢卷的出入库往往需要人工引导无人天车进行钢卷装卸,工作效率低且精准度难以保证。通过提高探测手段采用计算机识别钢卷装卸过程中的坐标信息等,是钢卷物流智能化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本文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对被测目标的表面按一定频率和分辨率采集点云数据,通过点
近年来顶管工程逐渐朝着长距离、大断面的方向发展,传统钢筋混凝土管在顶进施工时易产生开裂问题,严重影响了该类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后续营运。鉴于混合搭配不同尺度的聚丙烯纤维具有改善混凝土强度和韧性的作用,因此本文将2种聚丙烯细纤维和1种聚丙烯粗纤维混杂掺入到钢筋混凝土管中,并依托重庆市观景口水利枢纽的长距离顶管工程,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掺对钢筋混凝
传统化石能源的枯竭及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迫使人类不断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太阳能由于其绿色、安全等特点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太阳能级硅是制备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目前主要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但该法投资大、成本高、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开发一种绿色、高效的硅提纯新技术是当前该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合金熔剂精炼法具有成本低、污染小、设备操作简单等特点,是一种大规模生产太阳能级硅的理想技术。但当前该技
测试认证是搭载C-V2X车辆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汽车测试一般是基于单车的C-V2X涉及车与车,车与路的信息交互,其应用触发条件与周边车辆和基础设施密切相关,因此单车测试需要在场景模拟条件下完成。C-V2X相关应用表现与通信质量参数,如传输时延、丢包率、吞吐量等密切相关,而以上参数均受到局部区域节点密度的影响,因此C-V2X应用测试需要在高节点密度条件下展开,验证应用性能和区域节点密度的关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传统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国家越发重视对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开发与利用。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逐渐成为光伏发电技术中的重要分支,也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发电形式。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来说,其拓扑结构一般采用两级式,即升压变换器与逆变器级联。该拓扑普遍采用IGBT作为开关管,由于自身拖尾电流大、延迟时间长等因素,使得其开关频率低、关断损耗较大,导致整个系统的功率密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