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承担——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lia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是企业日常经营的重要环节,多年来有关公司金融方面的研究也一直关注着企业的投资,可以说投资活动是研究企业经营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投资活动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增长,也关系着企业的持续增长,持续经营。简而言之,企业的投资就是为企业化简单生产为扩大再生产,实现变大变强和永续长存的目的做贡献的一种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正是由于投资对于企业的生存如此不可或缺,因此它才成为了众多研究现代公司金融领域的学者的重点关注对象。
  基于“理性人”假设,并伴随着产生于19世纪七十年代的早期投资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及非效率投资等问题逐渐成为了近20年来西方财务理论的主要研究论题。这些早期的研究极大的加深了人们对企业投资行为的认识,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对“理性人”这一严格的假设提出了质疑,因为大量的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证明,现实中,人做决策时的心理是不符合“理性人”假设的。现实中金融“异像”的不断出现,把经济学家们的研究视角推向了经济现象的背后,伴随着在传统理论里很难找到合理解释的金融“异像”的备受关注,行为金融学便应运而生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管理者过度自信的问题开始受到关注,人们开始对它进行研究,但真正引入国内乃是最近十年间的事情,所以能够想象到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学者们通过相关学科的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决策其实并非完全理性,尤其对于企业经营的管理者而言,不完全理性的特征更加明显,而这种认知偏差毫无疑问会对公司的决策和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管理者作为企业发展的掌舵人,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正如国外现有心理学研究中所说的那样,管理者们也普遍存在过度自信问题,那么就不得不思考这会给企业的投资决策造成怎样的重大影响,会给公司的经营和发展造成怎样的重大影响。公司投资关乎公司的股东价值及整个企业的价值,所以投资活动是一个必须要慎重抉择的问题。而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的投资处于一个过热的状态,虽然投资效应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促进了大批企业的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应该清楚投资过热会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经济增长靠投资拉动的空间越来越小,大多实体企业超越本职,不务正业,盲目的投资金融资产和热门的互联网金融,都想通过这样的投资赚得一笔。这种热潮对于企业自身来说,不仅不利于企业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更是一种不良的发展方式,容易造成对经济的错误引导。
  所以,自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被引入以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就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现在,国内外研究管理者的非理性对公司投资活动、融资活动及公司,绩效影响的学者越来越多,也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成果。本文将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研究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对其所管理公司产生的影响,并将论文主题确立为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主题是:检验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是否会有更高的风险承担水平。按照理论推理,存在过度自信的人,会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强于大众,对项目的预测也更加准确,这将会促使管理者采取比较积极的投资策略。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会增加企业的风险偏好,促使企业在投资项目决策中会较少放弃风险稍高的投资项目。当然,也有学者指出过度自信心理会有利于缓解两权分离所引起的代理问题(Gervais等,2003),这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并非完全是消极的,但是本文认为这并不能改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作用。本文仍然预测,管理者过度自信会显著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本文的研究内容有助于为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提供实证证据,进而为理论推理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而后对企业风险承担后果的进一步深入分析,将有助于对企业风险承担的经济后果的深入认识,进而更清晰的理清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经济效应。
  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两个假设,假设1:在控制其他条件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假设2a: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企业资产配置效率和企业价值正相关。假设2b: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企业资产配置效率和企业价值负相关。
  针对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以在创业板上市的非金融类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承担的问题进行研究,借鉴相关文献(余明桂,李文贵,潘红波2013),主要以总经理(总裁)的个人特征作为衡量过度自信的替代指标,而为了消除单一变量的片面性,本文根据个人特征变量构建了综合指标,在具体的实证分析时,也主要是看综合替代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由于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越高,也就表示企业的未来存在更多的变数,也意味着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入存在更多的变数,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本文主要采用盈利的波动性来衡量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John等2008;Boubakri等2011;余明桂等2013),作为本为研究的被解释变量,通过建模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
  除此之外,本文还将运用相关变量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公司绩效及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作为本文假设1成立条件下的一个扩展。其研究意义主要在于能更加全面的认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个人特征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如果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公司绩效及公司价值正相关,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适当鼓励管理者具有冒险精神;如果存在负相关关系,则说明企业应该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降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防止管理者决策失误给公司带来损失。
  本文的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分别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进行了详细介绍,这部分内容将有助于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第二章是文章的文献回顾。这部分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通过梳理,强化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有利于对本文有更好的理解。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本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选择的样本数据,并对为何如此选择进行了解释。其次介绍了本文的主要模型定义,包括模型的设定形式和变量选择及定义。最后对本文收集整理好的样本数据做了描述性统计,对数据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第四章是文章的核心,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这一章节首先对个人特征解释变量和构建的综合指标进行了单变量分析,分析单一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其次,利用样本数据对本文的假设1进行了检验,通过对设立的模型进行回归检验,得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的结论,证实了本文的推测。再然后本文对假设1做了进一步检验。在假设1成立的条件下,对风险承担带来的经济后果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分别设立模型,检验了风险承担水平对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和企业价值的影响,对假设2进行了验证。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建议与展望部分。
  最终,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公司高管过度自信会明显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进而导致企业低效率的资产配置,损害企业的价值。
其他文献
会议
报纸
报纸
期刊
报纸
期刊
报纸
会议
从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来看,其收入结构与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较低,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优势地位突出,其收入结构以净利息收入为主,即以存贷款息差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加之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席卷、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正面临巨大挑战和威胁,其以净利息收入为主的盈利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金融业发展趋势。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绩效,寻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