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记忆合金与压电复合型热发电原理与方法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f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能源消耗产生的余热,以废热气、废热水等形式排出,排放形式复杂,无法大规模有效利用,不仅浪费大量能源,也污染环境,与当前低碳环保、节能降耗的社会发展要求并不协调,亟待加以改变。如今以压电、静电、形状记忆合金等智能材料为主的小型的以转换余热而发电的研究广泛开展起来,形成多种二次能源的重复利用技术与方法,显示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而现今,还没有出现太多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智能材料相结合进行能量转化的案例。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压电与形状记忆合金复合型热能发电技术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51707081)展开研究工作,提出一种将形状记忆合金与压电材料相结合的热电转化装置,结合两种智能材料的优点,以形状记忆合金转换热能为机械能、再以机械能促动压电振子变形(或振动)进而发电,本文重点研究它们在系统构成、结构设计、能量转换、电能的收集与存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并进行实验验证,为小型余热性发电技术提供一种新思路或新方法。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设计了形状记忆合金与压电材料相结合的热电转化装置,探讨了其工作原理,将热电转化装置分成两大部分:机械结构部分和能量采集电路。根据形状记忆合金和压电材料的特点,设计出将形状记忆合金丝通过夹具固定在压电振子两端的热电转化结构;根据压电发电的特性,采用由全桥整流电路和电容相结合的电路作为本文的能量采集电路。分析形状记忆合金特性,根据本构方程得出形状记忆合金在不同载荷下的力学性能。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形状记忆合金加热时的形变响应快慢,并根据其加热形变响应速率,讨论由形状记忆合金丝驱动压电悬臂梁进行发电的可行性。根据压电悬臂梁的形变特性,得到不同载荷下压电悬臂梁发电的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出影响压电悬臂梁发电能力的各个因素。根据形状记忆合金的形变特性得出压电悬臂梁理论上的发电情况建立压电悬臂梁的三维模型,根据实际悬臂梁的固定方式、载荷种类、载荷大小等对压电振子进行仿真,得到理想情况下的压电悬臂梁产生形变时所发电量。制作热电转化装置样机,通过实验,得出热电转化装置在受热时的发电情况。用该装置通过能量采集电路对储能元件充电,观察充电次数与储能元件储存电量之间的关系。根据热电转化装置设计能够在现实条件下进行持续的热电转化的连续发电装置,并进行连续发电实验。实验表明,连续热电转化装置能在40min内产生6.125′10-3J的电能,相当于遥控器按键12次所需要的电量。
其他文献
由于实际工业过程中的复杂性、强非线性和时变性等特点,极大地限制了全局软测量模型的应用,即时学习算法作为一种局部软测量建模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相似性度量是即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这是由于该系统能够降低人力成本、规避人为操作失误,可以自动识别异
近些年来,在远程实时监测方面,实现设备自动化管理不仅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可以降低投资和维护成本。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远程数据传输过程中,对信号的
在海洋工程中,浮式起重机是海面吊运作业、海面平台安装作业等复杂海面作业任务中不可或缺的重型装备。由于船体受到风浪等因素的影响,浮式起重机在作业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动
太阳翼是航天器能量的接收装置,其主要功能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保证航天器持续正常工作。太阳翼结构由于受到发射重量的限制以及展开方式的要求,一般具有跨度大、质量
SiCp/Al复合材料因其具备高比强度与比刚度、优秀的尺寸稳定性、良好的导电性等特征,近年来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电子原件及精密仪器仪表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小型设备不断产生,促使SiCp/Al复合材料被要求加工成更微小的零件,这些微小零件中包含许多微孔,因此在SiCp/Al复合材料上进行微孔加工成为新的技术难题。由于SiCp/Al复合材料的硬脆性与微钻头的低强度,导致传统钻削在
在地铁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较多的技术问题和安全问题,并且大部分属于地质问题,诸如地面沉降、地裂缝、黄土湿陷性、富水地层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在西安,因其地质构
随着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水下机器人成为海洋探索和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水下仿生机器人具有高效、灵活和隐蔽等优异特性,为人类探索海洋环境和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
随着面向服务的社交网络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享受到社交网络为生活和工作带来的诸多便利。用户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搜寻符合要求的服务供应商,大多数用户基于服务质量来选择
教育类视频节目主要针对有教育需求的人,其主要职责是传播知识,发挥出积极、向上以及有效的引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电视为载体的教育类视频节目方兴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