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以山西高校为例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人格。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任务的承担者,已比较清楚的认识到完善的人格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绝大部分都属于90后,处于18-23岁年龄段,是人格形成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作为90后这一特殊群体在心理上更与以往的大学生有诸多不同。同时,我国经济社会三十多年全面改革开放,使社会、学校、家庭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复杂化、个性化;这势必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有关部门最近几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不健康状态的约占三分之一。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存在着悲观、孤僻、任性、焦虑、厌世等心理问题,导致大学生伤人、自杀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发生学生自杀事件65起,其中有28起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山西高校在2015年也发生多起学生自杀事件。所以,结合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新的视角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就成了当前教育界的迫切任务。  本文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结合中外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成果,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山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1份。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了目前山西高校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心理问题偏多、学习心理素质差、安全感匮乏、心理压力大、情绪化倾向严重、自我效能感低等问题。揭示了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性别、家庭子女多少、家庭所在地、大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及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影响等。提出了倡导大学生“自我教育”,提升心理调控能力;革新家庭教育理念,强化家长监护职责;落实素质教育政策,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创新高校教育思想,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明确政府职责,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等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本文旨在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以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推动社会和谐、有序、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习作能力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不仅是语文能力的体现,也是表达想法和交流感情的体现,习作能力对小学生在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
农村住房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本文以新农村建设理论为指引,运用杭州市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及其它
新课改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发生了变化.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和缓慢的过程,需要广大的农村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提高农村初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要求教师表达时要富于情趣,善于使用一些成语、典故,比喻和穿插一些风趣的话,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要求教师语言要有直观性、感染力和感情色彩,以创设“愤”
小学教育是所有教育学科的基础,对未来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价值观的树立起到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小学生还没有完整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提高其写作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切身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采取一
文章的写作基于这样一种立场:建造史应当被重新思考,尤其是建造史与其他历史领域之间既有的或应有的关系.文章检视了建造史与技术史之间既有的差异与这种差异的由来,接着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有效、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追求.本人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本文将从以下几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积累词汇及发展阅读能力的重要课程,通过培养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可以加强文字的识别能力,还可以增长学生运用阅读课文积累大量的词汇或是句子,结合不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人公认的发展趋势和潮流,这直接促进了教育市场的大幅开放和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我国加入WTO之后,也顺应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