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协同酶处理对全麦粉及全麦面条品质影响

来源 :河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aob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麦粉由于其营养丰富、血糖生成指数低等成为研究热点,但由于麸皮的存在限制了全麦粉及其制品的应用,为了改善全麦面条的品质和风味,本课题从乳酸菌和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协同处理的角度对全麦面条的改善进行探究。首先通过植物乳杆菌(Lpl)、短乳杆菌(Lbr)、纤维素酶(Cel)、木聚糖酶(Pn)对全麦粉进行处理,确定乳酸菌发酵处理、酶处理、及乳酸菌协同酶处理对全麦粉组分、理化特性和面片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由此得出全麦粉组分变化对品质的影响较为显著;随后,以麸皮粒径差异为处理手段改变全麦粉的组分,探究乳酸菌和酶协同处理对不同组分/粒径下全麦面片流变学特性及面筋蛋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并以面糊法制作发酵面条,进一步探索协同处理对全麦面条干燥前后品质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探究了乳酸菌(Lpl、Lbr)、酶(Cel/Pn)、乳酸菌和酶协同(Lpl-Cel/Pn、Lbr-Cel/Pn)的处理方式对全麦面团中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及乳酸菌协同酶处理的发酵过程会导致p H值降低,并改变了膳食纤维和戊聚糖的含量,经12 h的处理,Lpl-Cel/Pn和Lbr-Cel/Pn处理导致总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从14.61%降低到9.71%,从14.61%降低到10.06%,并且明显增加了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Lpl-Cel/Pn和Lbr-Cel/Pn处理导致总戊聚糖含量分别从8.82%降低到8.43%,从8.82%降低到7.84%,可溶性阿拉伯木聚糖从1.93%增加到4.67%(Lpl-Cel/Pn)和从1.93%增加到4.53%(Lbr-Cel/Pn),Lpl-Cel/Pn和Lbr-Cel/Pn中总游离酚含量分别增加110.55%和95.94%,面片的流变学特性显示协同处理具有最高的延伸度和破裂力。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乳酸菌和酶协同处理不仅改变了全麦粉的组分,而且对全麦面片流变学特性产生影响。为了探明组分变化对面粉特性、面片流变学特性、水分分布状态及面筋蛋白的影响,通过对麸皮粒径的调控达到改变全麦粉组分的目的,探究乳酸菌与酶协同处理方式对不同粒径麸皮全麦粉其全麦面片流变学特性和面筋蛋白组分变化的影响。当粒径从60目降低到150目时,全麦粉的膳食纤维含量由14.60%降低至12.43%,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分别由13.22%、49.35%增加至14.66%、52.79%。全麦粉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分别从从1579 c P、1101.5 c P、2055.5 c P增加到1955 c P、1275.5 c P、2432.5 c P,全麦粉吸水率从71%降低到了66.6%,全麦面团形成时间降低,稳定时间增加。发酵特性显示随着麸皮粒径降低,发酵的最大高度增加,但最终高度降低,小粒径麸皮全麦粉发酵会产生更多的CO2,但最终气体保留量降低。发酵面片中的小粒径麸皮会导致强结合水增加,同一粒径下协同处理降低了面片拉伸力,但增加了面片的延展性。通过对谷蛋白大聚体(GMP)和游离巯基(-SH)含量测定显示,当粒径从60目降低到150目时,对于未处理和Lbr-Cel/Pn和Lpl-Cel/Pn处理,全麦粉中的GMP含量分别从4.29mg/g、3.01 mg/g、3.06 mg/g降低到3.66 mg/g、1.78 mg/g、1.79 mg/g,协同处理降低了SDS-可萃取蛋白含量,增强了蛋白质的聚集性。面片的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图像显示协同处理后小粒径具有更稳定更均匀的结构。通过对干燥前后全麦面条蒸煮品质、质构品质、风味、消化特性和内部结构的测定表明:协同处理后鲜湿面和挂面的蒸煮损失降低,吸水率降低,当麸皮粒径由60目降低到150目时,未处理、Lpl-Cel/Pn、Lbr-Cel/Pn处理制作的鲜湿面蒸煮损失分别从11.08%降低到8.40%,从8.91%降低到7.24%,从9.48%降低到7.90%。挂面的蒸煮损失低于鲜湿面。质构特性显示协同处理降低了面条的硬度,增加了面条的弹性、拉伸力和拉伸距离。挂面和鲜湿面的电子鼻结果显示协同处理增强原有风味,协同处理能改善面条风味。消化特性研究表明,协同处理后全麦挂面血糖指数升高,适合消化能力弱的人群。挂面截面微观结构图显示协同处理导致更多的小孔洞,挂面适度膨胀,属于新型发酵微孔挂面,挂面的表面结构图显示协同处理后挂面具有更连续的表面结构,面体表面的裂痕消失,面条的柔韧性增强。综上所述,协同处理改变了全麦粉的组成,导致面筋蛋白呈现更稳定的构象,进而导致全麦面片流变学特性的变化,面片的延展性和拉伸性增强,并且协同处理改善了全麦面条的品质和风味,是一种较好的全麦粉及全麦制品的改良手段。
其他文献
目前,主要采用化学合成的抑菌剂解决食品生产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问题,但其存在抑菌周期长、安全性差、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近年来,开发安全有效的天然抑菌剂已经成为当前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具有抗菌活性的植物精油被认为是食品生产环境抑菌剂的理想替代品。艾草是我国分布广泛的一种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艾草精油具有抗菌、抗炎、杀虫等多种作用,但艾草精油在应用上还有水不溶性、易挥发等限制。
学位
传统米酒曲作为制作米酒的发酵剂,除了富含多种霉菌外,还含有丰富的酵母菌。本文以传统米酒曲为对象,首先筛选出了其中不同种属的酵母,而后考察了不同种属酵母的米酒和面团发酵特性,并对不同混合酵母菌发酵制作馒头的品质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为复合酵母发酵制作馒头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以选自广东韶关、吉林延边、湖北宜昌、湖北孝感、福建福州、广西桂林的六种传统米酒曲为原材料,从中共分离出五种
学位
本课题以浙江省23种早籼稻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早籼稻及其制作的米粉(条)进行品质评价,建立米粉(条)综合品质评价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影响米粉(条)品质的稻谷关键指标并确定阈值区间,为筛选米粉(条)专用稻提供参考;最后,选择米粉(条)综合品质差异较大的三个品种,初步探讨淀粉糊化特性、结晶结构、流变学特性及链长结构对米粉(条)品质的影响,为米粉(条)品质深层次研
学位
小麦制粉是利用机械力作用将小麦胚乳与皮层、胚逐步分离后,再将其胚乳研磨成粉的过程。在制粉过程中因所受机械力作用的不同,导致小麦胚乳颗粒呈现不同的破碎状态,进而影响小麦粉的加工和营养品质。然而,目前关于制粉过程中机械力作用对胚乳的破碎情况,特别是所制得小麦粉的营养物质消化性变化的基础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论文探究了实验室制粉和工厂制粉条件下小麦胚乳颗粒的破碎情况,通过体外消化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制粉
学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中脂质氧化的深度认知,乳液中的脂质氧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当前乳液氧化研究多集中于传统水包油(O/W)型液态乳液中的脂质氧化,而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凝胶态乳液(乳液凝胶)中的脂质氧化规律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系统研究了抗氧化剂及其微环境(金属离子及水相p H)对延缓乳液凝胶中脂质氧化的影响,为控制乳液凝胶中的脂质氧化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
学位
生物活性肽螯合微量元素作为一种新型的补充剂,凭借肽段的转运机制被机体消化吸收,具有耗能少、转运速度快、利用率高等优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米糠蛋白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优质的谷物蛋白。米糠肽作为米糠蛋白的水解产物,具有降血压、调节免疫力等生物活性,但其金属结合能力尤为突出。以米糠为原料开发生物活性肽,制备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金属螯合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米糠为原料,首先优化不同螯合因素对
学位
大豆蛋白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较好的功能性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植物蛋白类乳化剂。但在极端环境中大豆蛋白容易变性,难以维持乳液体系的稳定性,作为食品乳化剂使用时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分别选用葡萄糖、乳糖、低聚半乳糖和葡聚糖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糖基化改性,研究不同分子量还原糖接枝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界面特性的影响,并探究了糖基化大豆蛋白纳米乳液体系的稳定性及消化特性。主要研究内容
学位
小麦面筋蛋白是小麦淀粉加工过程的副产物,具有价格低廉,产量丰富,食用安全等特点。酶解小麦面筋蛋白开发生物活性肽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具有很多潜在益处,还有助于小麦产业链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然而一直以来,酶解产物苦味较重是小麦面筋蛋白活性肽工业化生产需要首先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困扰食品企业的一个技术难题。目前,国内外关于酶法脱苦的研究多集中于蛋白酶的筛选与复配、脱苦效果以及对产品食用品质的影响,有关不同
学位
为提高生物活性疏水小分子的生物利用度和在淀粉基可降解活性薄膜的加工过程中姜黄素的稳定性,利用脱支糯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乳液液滴控制法制备淀粉纳米粒子负载姜黄素,并添加到淀粉基可降解薄膜中,研究淀粉含量、组成和姜黄素-淀粉纳米微胶囊添加量对淀粉基薄膜各项性能的影响机理、土壤降解性能和活性面包包装应用。主要结论如下:(1)淀粉纳米粒子由聚合度12的短直链淀粉通过自发形成左旋螺旋结构形成。粒度分
学位
热加工是现代食品加工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焙烤作为一种典型的热加工方式,对食品的营养价值、色泽风味等具有重要影响。高脂高蛋白类食品在高温热加工条件下易发生美拉德反应和脂质氧化,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形成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杂环胺(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HAAs)等危害物质,从而影响热加工食品的安全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