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AIS系统接收方案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p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海域运输事业日益蓬勃,对海域船舶的实时监控及通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原有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已无法满足此类需求。星载AIS的提出为满足此类需求提供了可能。卫星搭载AIS接收机极大提高了AIS接收机的覆盖范围,实现了对远距离海域船舶的实时监控与通信,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可同时覆盖多个AIS通信小区,距离船舶远,因此接收信号存在信号混叠,相对时延大,相对频偏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众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众多有效的解调算法及接收框架。本文在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修改星载AIS接收机框架及改善解调算法入手,提出相应的性能改善方法。本文首先分析星载AIS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比特情况,并分析传输错误经过解调之后出现的比特错误特点,据此提出4比特CRC纠错算法。同时仿真分析了基于Viterbi算法的星载AIS接收方案的错误比特位置特征,在已有2比特CRC纠错算法的基础上加入4比特纠错算法。仿真表明,加入4比特纠错算法后的方案误包率能够得到1-2dB的提升。此外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基于JMLSE解调算法的星载AIS接收方案,发现其错误数据包中2比特错误数据包占比很高,因此将2比特CRC纠错算法应用于其框架中,仿真结果表明,2比特CRC纠错算法为其误包率带来了1-2dB的性能提升。由于Viterbi算法对同步精度要求低,更适用于工程使用,因此本文继续研究基于Viterbi算法的星载AIS接收机,提出两种改进方法。第一点在Viterbi解调算法中引入软值信息,给出每个判决比特的置信度,从而抑制差错传播。第二点提出对解调方案框架进行修改,通过加入迭代干扰消除提高不同混叠信号在接收信号中的能量占比,减小信号之间的干扰,以降低信号的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加入这两种改进措施能够为解调误码率带来0.5dB左右的提升。并且本文最后对综合采用CRC纠错算法,软值解调算法及迭代干扰消除的Viterbi解调框架进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多种改善措施之间起到了很好的协同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医生开始大量利用医学影像数据,完成对人体组织或病灶的分割提取、三维重建、分类识别等,逐步形成了一套医学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超声、CT、MRI是现有医学影像技术领域最常见的成像技术。利用这些图像成像技术,医生可以快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措施与方法,为患者病情的治疗提供快捷而有效的帮助。与CT和MRI不同的是,超声技术后期
<正> 目前在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业已引起了许多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研究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家庭是青少年生理、心理、社会化成长的重要环境,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吻合口瘘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0例,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4例.结论:做好心
对盾构机推进液压系统做了详细的介绍,阐述了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该系统应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实现了推进力和位移的控制。通过对推进系统的仿真分析表明:采用电液比例泵和比
本研究采用多重PCR方法对与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curl virus,TYLCV)的Ty-2和Ty-3基因紧密连锁的共显性SCAR标记进行扩增筛选,不同基因型(Ty-2/Ty-2,Ty-2/ty-
TORCH感染有其特殊的发病机制和潜在的破坏性的临床表现。先天性的弓形虫感染仍旧是导致失明的重要的因素,尽管避免食用生肉,和猫的接触可加以预防。由于预防接种的缘故先天
【正】本文于2010年5月发表在《美国妇产科杂志》。该研究发现胎儿白细胞介素-6(IL-6)的受体-1和母体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胎膜未破早产关系
【正】Pierre Cardin, the French famousdesigner, is not only the first European designer to hold a fashion show in China, but also the firs tone to educate the C
支气管哮踹是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以气道梗阻程度不同的可逆性是本病特点,急性发作时,病情危重,及时抢救至关重要,抢救治疗最关键的就是尽快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产业日新月异,数据发布和数据挖掘作为日常信息管理与数据库应用的重要手段可以辅助人类做出科学决策。当互联网、数据挖掘和数据共享技术迅猛发展以后,人们搜集、分析、处理与应用数据的能力越来越强,不过这也给数据的隐私带来了威胁,必然会加剧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如何防止数据发布过程中的敏感隐私数据泄露已经成为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1998年,k-数据匿名化保护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