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可逆型超分子光化学探针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j_z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化学探针是人们快速准确了解目标分析物的化学信息和感知微观世界的有效工具。从作用机制上讲,光化学探针大致可以分为纯化学反应型和非共价键作用主导型两种。其中,化学反应型探针在响应过程中涉及到共价键的断裂与生成,且大多数情况下不可逆,故此类化学反应型探针仅能实现一次性传感。这使得化学反应型探针在重复利用和对目标分析物的动态监测等方面具有很大局限性。相反,超分子非共价键作用的动态可逆、刺激响应等特点在可逆型光化学探针的设计和构建中具有巨大优势,有望弥补纯化学反应型探针在可逆性方面不足。超分子非共价键作用主要包括氢键作用、主-客体相互作用、静电作用、范德华力以及电荷转移相互作用等,其中涵盖多种非共价键作用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在构建可逆型光化学探针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论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可逆型超分子光化学探针的设计和应用做了研究:1)基于可逆的分子构象转换策略,设计合成了用于温度可逆检测的超分子荧光探针;2)基于大环催化的可逆光二聚反应策略,设计合成了用于紫外-蓝光辐射可逆响应的超分子比色探针;3)基于自组装体之间的竞争可逆转换策略,设计合成了用于苯丙氨酸(Phe)检测的超分子荧光探针。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章中,首先阐述了光化学探针的概念、设计原理以及可逆型化学探针的意义及需求。其次,介绍了几种主要的非共价键作用及其特点,并举例论述了基于这些非共价键的光化学探针结构设计和识别机理。最后,详细介绍了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大环主体分子及其在超分子化学探针中的应用。第二章中,提出了γ-环糊精(γ-CD)诱导的客体分子构象及发光机理可逆转变的策略,并结合温度控制的超分子组装-解离平衡移动原理,构建了可逆型温度响应的超分子荧光探针。首先,我们合成了一个由柔性烷基链连接,两端分别包含一个富电子的香豆素基团和一个带正电荷的萘酚-吡啶鎓基团的客体荧光分子N。在水溶液中,分子N与γ-CD进行主-客体相互作用并以独特的自折叠构象嵌入到γ-CD的空腔中,形成具有局域激发态(LE)和分子内电荷转移态(ICT)双发射的自组装体NCD。温度的改变诱导NCD络合平衡移动,客体分子N的构象在伸展和折叠两种模式之间可逆切换,同时N的两种荧光发射也在动态可逆变化。基于此特性,NCD对温度传感表现出高灵敏度以及优异的可逆性能,并且实现了细胞内的温度传感。第三章中,提出了基于葫芦脲[8](CB[8])催化的客体分子可逆光二聚反应的策略,构建了可逆光刺激变色响应的三元超分子探针。首先,设计合成了一个光敏感的吡咯乙烯基吡啶鎓衍生物M,它在水溶液中可以与CB[8]进行主-客体识别,形成一种具有三元自组装结构的超分子复合物CB[8](?)M2。在该复合物中,CB[8]的催化作用极大提高了M的光二聚反应动力学和可逆性。同时,客体分子M的光二聚/解聚反应伴随着可逆的颜色变化。基于此,CB[8](?)M2对光刺激表现出良好的可逆变色响应。因此,CB[8](?)M2掺杂的水凝胶可以作为一种比色探针,用来可逆检测长波紫外(UVA:315-400 nm)和高能蓝光(400-460 nm)辐照量。此外,由于CB[8]能够调控客体分子M的光二聚反应动力学,因此改变CB[8]在复合体系中的含量,可以调控复合物的变色时间。这种时间依赖的变色反应可以应用于时间分辨的加密技术中。第四章中,提出了基于CB[8]大环的可逆竞争自组装策略,构建了一种三元自组装结构的超分子荧光探针,实现了对Phe的荧光检测。首先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水溶性荧光分子G1、G2、G3和G4,然后在水溶液中与CB[8]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四种Phe检测的“turn-on”型荧光探针(CB[8](?)Gn)。其中,CB[8](?)(G4)2对Phe识别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荧光响应信噪比。此外,超分子探针CB[8](?)(G4)2与Phe作用后形成了一种“1:1:1”的新三元自组装结构CB[8](?)G4-Phe,同时荧光强度大大增强,从而实现了对生物样本中Phe的快速、准确检测。考虑到非共价键动态可逆的特性,这种基于主-客体竞争型的超分子探针具有可逆检测Phe的潜力。
其他文献
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的初始阶段。论文运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全面考察清末民国时期的小学教案,不仅有利于从微观层面加深对清末民国小学教学的认识,同时对于当代的教育与研究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清末民国小学教案的演进大致经历了初创、发展、变革、本土化等四个阶段。整体而言,教育理论由师法日本、欧美向本土化转变,教学理念由“教授”向“教学”转变,教学过程由“教师本位”向“儿童本位”转变,
学位
21世纪以来,地理核心素养成为国际地理课程改革的共同“基因”。测评是推进核心素养引领下地理课程改革的关键“杠杆”,但传统地理教育测评模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仍存在诸多“短板”。本文遵循“提出问题-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技术开发”的研究路径,对地理核心素养测评的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第一,理清研究现状并提出研究问题。通过对国内外552篇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发现,地理核心素养测评研究还存在理论基础薄弱、设计有待规
学位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不仅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等显著特征,其推广应用也代表着我国移动通信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现阶段,国家5G牌照的顺利发放不仅让超百万台服务器的应用颇受关注,同时也进一步增大了数据中心总耗电量。为此,文章立足于5G技术发展现状,全方位研究当前经济形势下5G技术以及相关数据中心的基建情况,对新基建环境下城市的用电需求进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电网改造升级的建议,
期刊
本文通过构造可压缩Euler方程组带Dirac测度的Radon测度解,研究了定常高超音极限绕流问题和Riemann问题.屈爱芳、袁海荣和赵勤在研究二维定常可压缩Euler流的直楔绕流问题时,提出了Radon测度解的概念,并用它证明了马赫数趋于无穷大和绝热指数趋于1时,牛顿理论成立.在此工作基础上,本文考虑了定常可压缩Euler流绕二维斜坡或三维轴对称锥流动问题,用Radon测度解定义,证明了物理上
学位
研究背景:大多数恶性肿瘤病人晚期发生一种多因素代谢紊乱综合征—即癌症恶病质。表现出无意识的、持续性的骨骼肌萎缩(伴随或不伴随脂肪组织分解),造成体重明显下降。不但削弱抗肿瘤的治疗效果、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对家庭、医疗、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外泌体作为一种小型细胞外囊泡通过运输的蛋白质、核酸等活性物质参与癌症恶病质的发生与进展。本论文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恶病质性结肠癌细胞C26外泌体中
学位
无佛像时期佛传故事图像中,佛陀本人的形象虽“缺席”,但因有象征物代替,仍具备完整的叙事特征。本论文主要围绕无佛像时期佛传故事图像展开相关研究,以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后一世纪佛塔遗址的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无佛像时期佛传故事图像的系统性整理,可为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将不同遗址佛传故事图像的比较分析,可推进无佛像时期佛教艺术区域风格的研究。无佛像时期的佛传故事,虽未呈现佛陀,但仍全面的传达佛传
学位
疾病是威胁健康的元凶,越早的实现检测对于许多常见的重大疾病的治疗越有利,因此对生物标志物的灵敏检测对临床疾病诊断具有巨大的意义。目前应用的生物化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法、蛋白组学法、质谱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为了实现待检测物的快速分析和跟踪,生物传感技术应运而生,它结合了分析化学、生命科学、信息学和物理学等众多学科和技术。在生物传感技术中,无论是核酸类传感系统、免疫类传感系统、细胞类传感系统还是微生
学位
在接触周围环境时,人们能够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无目的地、不知不觉地、自动地获得有关事物之间结构关系的知识,即发生了“内隐学习”。内隐学习对个体适应性起重要作用,因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鉴于生活中诸多事物间的规则是具有时间先后顺序的序列规则,研究者提出了序列反应时(serial reaction time,SRT)任务,将之运用于内隐学习的研究中。在SRT任务中,通常依次呈现一系列位置不同的视
学位
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中,粘附型GPCR利用其胞外结构域上的各种结构模块参与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继而发挥调节细胞粘附功能;与此同时,胞外粘附结构域结合配体的信号会传递至其下游GAIN结构域,使其释放出自激活多肽Stachel从而活化其下游跨膜结构域,引发经典GPCR胞内信号通路。CD97和EMR2是粘附型GPCR亚家族ADGRE中表达最广泛的成员,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开展
学位
公平准则是人们共同遵从和维护的核心社会规范,对于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以往有关经济博弈的研究表明,当个体作为第三方(旁观者)目睹分配者进行不公平分配时,通常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惩罚分配者或者补偿遭受不公平分配的接受者,以此来维护公平。但以往研究通常聚焦于分配者有意的不公平分配行为,即分配者的分配意图和分配结果相一致。分配者的分配意图是指分配金钱的个体为了得到某种分配结果而采取行动的愿望和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