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公民行为对员工沉默与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 :浙江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1343946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组织中“被加班”、“被奉献”等现象日益严重。此时,员工由于感受到来自主体、客体及环境的压力不得已而表现出的组织公民行为,即强制性公民行为。己有研究表明,强制性公民行为会影响员工的心理状态,导致员工不良工作行为,影响组织发展。员工建言行为能够带来促进组织发展的各种知识、观点和想法,被认为是组织可持续性发展的保证。然而事实上,在组织中普遍存在员工沉默现象。那么在当前的企业组织中这种不良现象是否与强制性公民有关?其作用机制是怎样的?这是亟待解答的两个问题。员工在组织中从事各式各样的行为主要依靠自身拥有的资源,行为的实施会消耗员工大量的自我控制资源,并且个体行为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特质性因素的调控,特质自我控制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那么自我损耗是否就是揭示这一黑箱过程的关键要素?对于不同特质自我控制的员工,强制性公民行为对其影响是否具有差异?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个以自我损耗为中介变量,特质自我控制为调节变量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尝试性探讨强制性公民行为对员工沉默、员工建言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在严格定义变量后,根据以往研究文献和预调研对变量进行了操作化处理,最终形成了信效度较高的问卷。问卷在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发放,通过将近半年的数据收集过程,最终剔除无效样本后,得到353份有效问卷,并利用SPSS 23.0软件和AMO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主要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检验,通过比较各模型的拟合指标,确定本研究模型为最优的模型结构,并对自我损耗的中介效应和特质自我控制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强制性公民行为对员工沉默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自我损耗在强制性公民行为与员工沉默行为、员工建言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3)特质自我控制负向调节强制性公民行为与自我损耗的关系,同时也调节了强制性公民行为通过自我损耗对员工沉默行为、员工建言行为的间接作用。上述研究,具有如下理论贡献:第一,拓展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后果研究,充分阐述强制性公民行为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全面分析员工在从事了强制性公民行为后会对其后续行为产生何种影响,拓展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后果研究。第二,引入全新的自我损耗理论,更好的解释了强制性公民行为是如何影响员工沉默、建言行为,为打开强制性公民行为作用于员工沉默行为、员工建言行为的“黑箱”给予帮助。第三,丰富完善强制性公民行为解释力度的边界条件,有效识别个体特质自我控制对强制性公民行为作用过程的深刻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得到如下管理启示:第一,提倡健康工作文化,鼓励员工自愿实施公民行为。企业管理者必须明确界定角色内和角色外行为的边界,理性和客观地看待组织公民行为,制定合理的绩效目标和控制工作时长。第二,组织重视员工自我感知,降低员工自我损耗。关注员工心理感知问题,给予员工合理的休息时间,员工通过中间整块或零散休息的策略来补充自身资源,恢复自我能量。第三,正视组织员工沉默问题,给予员工可探索的资源。管理者通过情感沟通、互动和给予鼓励,提高员工归属感,给予员工部分决策权力和资源,邀请员工共同参与决策,提升其参与感和责任感。第四,重视自我建构的个体差异,提升特质自我控制能力。组织在招聘选拔过程中,选择特质自我控制水平较高的员工,有针对性地为自控水平低的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和培训。
其他文献
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不仅关系着企业对外报告的可靠性,更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合法合规性。当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会给企业造成声誉下降、股价下跌、融资成本大幅提升甚至监管机构的处罚等负面影响,因此及时有效的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是保障企业内部控制正常运行和目标顺利实现的必经之径。但是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在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方面赋予管理层较大的权力,管理层很可能出于机会主义“逃避”甚至“拒绝”修复内部控制缺陷
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面临着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缺乏、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技术对外依赖等问题。如何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是当前制造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有效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促进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制造业专业化和高级化发展。因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可以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专业化发展以及提高规模效应等方面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当前,中央银行前瞻指引的作用及传导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现有文献集中于研究中央银行前瞻指引对宏观经济波动和金融市场等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影响。事实上,中央银行前瞻指引能够影响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具体的影响渠道或传导机制如何,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投资是微观主体——企业的重要经济行为,而企业家信心又是影响企业投资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企业家信心这一主观因素入手,从企业家信心分解角度(经济基本面信心和动物精神)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第三方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已得到资本市场利益相关方的广泛认可。然而,通过整理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处罚文书发现,有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屡次被处罚,在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具有较大规模和良好声誉的瑞华和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均在处罚名单中,其中瑞华两年受到三次处罚,立信三年受到四次处罚。对于信誉良好、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多次受到证监会的处罚,不禁引发思考:多次审计失败的出现难道真的是偶发事件吗?由
当下,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期、深水期。在此背景下,企业如何调整战略以便更好应对风险、提高竞争力都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合理的战略选择可以使企业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经营。而不恰当的战略选择会破坏企业价值,甚至导致企业破产风险急剧上升。投资效率是衡量企业投资决策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一直是公司治理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
今日之时代是大数据的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电子数据作为证据是司法改革的必然结果。立法上我国肯定电子数据的独立证据地位,司法实践中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案件数量越来越多,但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仍旧有诸多问题尚待解决。目前我国关于电子数据的相关立法规范是笼统而又零散的,致使法官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对电子数据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本文采取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电子数据认证的立法、制度以及司法实践三
随着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产生深刻影响,公益行业借助互联网技术衍生出新的集资渠道——公益众筹。公益众筹是一种新型的公益参与模式,即项目发起者借助互联网面向大量社会个体发起资金捐赠和时间捐赠的活动,而潜在支持者参与公益众筹项目不求任何的物质或资金回报。公益众筹的实质是“公益+众筹”形式,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传统慈善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的公益众筹仍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目前面临社会公众参与意愿不强、项
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伴随家庭规模的日渐缩小,家庭赡养行为受到极大的冲击。本文正是在基本养老保险不断完善、代际关系出现转变的背景下,基于双向代际传递视角,考察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状态影响赡养行为的机制和效应,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提升赡养水平设计对策思路。本文由代际支持理论出发,首先从收入效应和时间效应两条路径剖析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状态影响家庭赡养行为的机制,依托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消费升级与信用体系建设都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9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趋势显著,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收入日益提高,消费者对健康消费品质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迫切,如何促进消费升级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如今市场上对信用消费的火热需求已经成为消费升级不可或缺的驱动力,但当前仍存在消费品质保障依旧不能随着消费体量的增长而有较大的改善,消费供给不能完全适
随着定位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和存储规模日益提高,对大规模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探索性分析,能够有效发现数据中存在的空间关系、模式与趋势。然而,地理空间数据的规模日益增加,结构日趋复杂,为数据的探索性分析提高难度,特别是在地统计、时空数据挖掘与可视分析领域。散点图,作为常用的地理空间点数据可视化技术,在面对大规模地理空间数据时,通常受到算法复杂度、屏幕分辨率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