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烯烃是目前功能最齐全、应用最广泛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研究烯烃在不同类型聚烯烃中的溶解度对聚烯烃的合成、脱灰、加工和改性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自行设计建设的压力衰减法装置,通过实验手段考察了不同温度(75℃、85℃、95℃和110℃)和压力(0-9MPa)下丙烯在全同等规聚丙烯(i-PP)、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中的溶解性和溶胀程度。通过SL状态方程和一个迭代过程,同时计算聚合物在高温高压下的溶胀体积和小分子在聚合物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实验所得数据和拟合结果关联较好,各个体系的平均相对误差在4%以内。同时,得到四种体系SL状态方程模型参数k12随温度变化的拟合曲线,可以预测在其他条件下丙烯在聚烯烃中的溶解度。实验表明,气体在聚合物中的溶解度随着压力的上升而增加,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少。在结晶程度相近的聚烯烃中,丙烯在各种聚烯烃中的溶解度规律为:i-PP>LDPE>LLDPE。对于结晶度非常接近的i-PP和HDPE(结晶度分别为59.9%和61.0%),丙烯在i-PP中的溶解度要大于HDPE。可见,分子的链结构和聚合物支化程度对丙烯在聚烯烃中的溶解度有重要的影响。此外,本文考察了i-PP结晶度对丙烯在无定形区中溶解度的影响。实验证明,在相同外界条件下,单位质量i-PP的结晶度越高,丙烯在i-PP无定形区的溶解度越低。采用SL状态方程关联得到相同温度下SL模型参数k12随结晶度变化的曲线,以便预测丙烯在其它结晶度中i-PP中的溶解度。研究发现丙烯的溶解过程会对i-PP产生诱导结晶效应。不同结晶度i-PP发生诱导结晶的所需时间不同,而平衡温度、平衡压力和平衡时间是影响丙烯诱导i-PP结晶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聚合物的初始结晶度越低越容易发生诱导结晶,平衡温度越高(在熔融温度以下)平衡压力越大,越有利诱导结晶的发生,平衡时间越久诱导结晶程度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