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中花木兰形象的历史溯源与当代建构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舞剧中的花木兰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海歌剧院舞剧团的民族舞剧《木兰飘香》、宁波市歌舞剧院的民族舞剧《花木兰》与辽宁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花木兰》为研究案例,通过分析舞剧中花木兰形象的再塑造,挖掘其精神指向、当代表达与美学价值,探讨不同时代语境下舞剧创作改编的创新表达及可能性。论文第一章从文学文本与戏剧表演的分析中,发现花木兰形象之所以能够脱离其文学文本,进入到其他艺术领域乃至舞蹈艺术的创作之中,是因为花木兰文本中基本的叙事符码、固有的英雄基调与家国意识的历史命题,促使花木兰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迸发出巨大的能量。第二章对舞剧中花木兰形象的建构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探析舞剧中花木兰形象的人物关系生成,通过民族舞剧《木兰飘香》中以花木兰为中心的双人关系建构,民族舞剧《花木兰》中亲情与爱情的两条人物关系线索,以及芭蕾舞剧《花木兰》在个体与群像塑造中构成的人物关系,揭示花木兰形象在不同时代编导视角下所生成的性格特征与意念表达。其次,从舞剧叙事策略的视角,分析花木兰题材舞剧创作中线性情景的叙事铺陈,环形意象的叙事选择与内心世界外化的叙事方式。最后,通过对花木兰题材舞剧表意形式的探究,总结编导在塑造花木兰形象时对“圆”与“弓”的道具选择及意义隐喻。第三章首先通过编导在花木兰题材舞剧中对道德精神、人文精神及女性精神的建构,分析花木兰形象在当代语境下的精神塑造与转化,其次揭示舞剧中戏曲时空观、写意观以及民族风格与传统美学的追求。第四章总结了舞剧中花木兰形象的创作启示,将舞剧再创作置于文本改编与创造性转化的视野之中,对舞剧花木兰形象的塑造进行反思和展望。
其他文献
“酺宴”又被称为“赐酺合宴”,是在“赐酺”的基础上举办的一种兼具仪式性和娱乐性的大型宴饮活动。“酺宴”渊源于先秦、肇始于秦汉,历代延续,至唐尤盛。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至少举行“酺宴”七十余次,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阶段。尤其是唐玄宗时期,不仅在都城长安举行盛大的“赐酺”仪式,在其他地方也时有所见,成为唐代“酺宴”的鼎盛时期。从相关史料及研究成果来看,“酺宴”音乐活动不仅是唐代宴乐的组成部分,也是宫廷宴
学位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属于我国传统制造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近1600年的历史,于2006年被国务院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这样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其中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有待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研究中寻求一条能够传承保护这项技艺的道路。如今,南京已经成为世界上金箔对外出口最大的城市,远销意大利、日本、土耳其等国家。然而,南京金箔业繁荣昌盛的背后实则存在许多困境。一方
学位
19世纪晚清画报业繁荣发展,吴友如作为晚清画报发展史中的代表人物先后绘制了《点石斋画报》、《飞影阁画报》等一系列作品,《风俗志图说》为吴友如描绘社会风俗的专集,对研究吴友如绘画风格以及了解晚清社会生活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以《风俗志图说》为研究对象,从图像与文字两方面对《风俗志图说》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勾勒出纸醉金迷、世风日下的晚清图景。吴友如在描绘晚清图景中,创建了与传统叙事性绘画不同的叙事方式,
学位
半跏思惟佛造像起源于古印度地区,盛行于中国南北朝时期,随后流传日本,对日本佛教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其溯源演变的研究,涉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是传播史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国内目前的佛教半跏思惟像研究来说,学者往往聚焦于某一地域或时段的造像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研究材料主要集中于雕刻造像,不仅缺乏对整个汉传佛教圈的大局视角,在跨地域艺术史的研究上也有许多不足。本文结合古印度犍陀罗地区、中国至朝鲜半岛
学位
本篇论文研讨的对象为多次获得凯迪克奖的得主尤里·舒利瓦茨。本文大致梳理其60余年的绘本创作生涯,详尽分析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创作缘起以及作品风格,切实了解画家在进行创作过程中如何将多国艺术与文化底蕴融合其中,同时可以创作出彰显个人特色与国际风味的艺术作品。可以说,舒利瓦茨的绘本作品极为成功地显示出作为一名绘本画师的素质与修养。尤里·舒利瓦茨的绘本作品如今传入国内的没有很多,但事实上他的绘本作品中所体
学位
全息音乐表演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逐渐成为电子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的时尚和潮流。它在传统音乐表演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具有科技化、综合化、现代化、多元化特点。它将科技与艺术紧密结合,把传统以听觉为主的音乐艺术转向视听联觉的音乐艺术,目的是帮助音乐表演者更好地展现音乐作品情感、情境和意境。以全息音乐表演与传统音乐表演异同为主要线索,研究全息音乐表演中的若干问题。全息音乐表演中,表演者的任务不仅
学位
“时代曲”是20世纪20-40年代产生于上海,歌词多以“家庭、爱情”为主题的流行歌曲。1949年前后,大量词曲作家、歌星影星移居香港,“时代曲”文化圈由此南移。文章以传播学“5W”的理论为研究视角和切入点,结合曾遂今提出的“CNPRR’A”音乐传播模式,考察上海“时代曲”南下的历史变迁。沪港双城在地理、经济、人口构成、教育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使得“时代曲”在由沪及港的传播过程中受到较少阻力,能够
学位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是20世纪前苏联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集鲜明的俄罗斯风格、18世纪的古典风格及20世纪的现代主义于一体。歌剧《战争与和平》是普罗科菲耶夫历时12年之久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改编自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音乐叙事学是由20世纪70年代文学中的“叙事学”学科在跨学科、跨媒体潮流的引导下引申出来的一个
学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政府在文化意识形态建设方面,沿袭了延安时期提倡的大众文艺思想,由此推动了的“戏改”运动。从1952年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到1964年的“全国京剧现代戏会演”,短短13年间,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和演艺机构(剧团)共举办戏曲观摩性会演百余场,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2~1958年间的“戏改”工作以整理和改编传统戏为主,因此彼时的戏曲会演中的
学位
刘东升,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音乐图像学开拓者之一,在音乐史、音乐图像学领域成果丰硕。早年跟随杨荫浏、李元庆等学术前辈的治学经历,刘东升主编的《中国音乐史图鉴》《中国乐器图鉴》使音乐图像学与中国音乐史学、中国乐器学成为最早体现图像学优势的学科,这是刘东升在中国当代学术史上最凸显成就的地方。20世纪末到21世纪以来,真正走出国门、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音乐类图书,正是刘东升编辑的《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