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通信系统调制解调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机器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针对机器学习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吸引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并成为了研究热点,其中包括自适应编码、信道估计、接收信号均衡等。将机器学习与调制技术结合的研究也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探索将机器学习理论应用于通信物理层调制编码设计问题。首先,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端到端训练的网络模型,将深度神经网络映射成降噪自编码器的形式,由其逻辑上的“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三层结构对应于信号的“调制-信道-解调”过程。构建了一种神经网络通信自编码器,该自编码器可以在无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通过随机生成的数据流进行训练,学习到合适的调制编码方式,将信息调制为对信道干扰鲁棒性更强的调制信号。然后,针对现有通信方式的局限性,为了进一步利用通信自编码器的学习能力,在单用户通信自编码器的基础上,拓展到了双用户收发对情况,在原有损失函数的基础上引入了一种双用户耦合损失函数,用以平衡两用户的性能;进一步的,在多用户场景下,研究了端到端多用户联合训练方案,实现了一种具有多用户协作调制能力的自编码器。最后,本文研究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信号调制识别方法。首先本文使用了简化的卷积神经网络与深度残差网络(Resnet-50)来对不同调制方式的信号进行调制方式的识别与分类。此基础上,本文对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Xception结构与多头注意力机制结合的调制识别方法XMH(Xception with Multi-Head)。结果表明,使用 XMH 网络结构的模型对调制方式的识别率高于其他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率,且具有更好的通用性与可迁移性。
其他文献
采用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对氧化沟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研究,在水力负荷为2.0 m/d、水力负荷周期为24 h、湿干比为1:1条件下运行2个多月后出水稳定,系统对COD(化学需氧量),NH4+-N,TN(总氮),TP(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6.30%,73.89%,55.94%,94.24%.在不同湿干比(1:1,1:2,1:3)、不同水力负荷(1.5,2.0,2.5 m/d)和不同水力负
核桃仁油脂含量高,有较多优质蛋白,并富含天然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营养价值高。不同的核桃仁制油加工工艺,对核桃油及核桃饼粕蛋白品质有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工艺从核桃仁中提取油脂的研究进展和相关应用。
为了提高基站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不仅需要大量部署不同层次的基站,而且5G新标准也对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和效率提出新挑战。5G宽频带性能直接导致射频功率放大器线性恶化,功放各种线性化技术是研究的关键。高载波频率会导致更大的空间损耗,且基站分布密度大。在保持功放线性前提下,尽量降低能耗,维持5G的可持续发展,射频功放的效率提升是今后热点研究方向。本文首先介绍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基础理论,包括散射参量、稳
农业高水平开放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核心议题,将给中国农产品贸易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基于2002—2019年CEPII-BACI数据库HS6分位数据,本文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出口相似性、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中国与CPTPP国家农产品贸易竞合关系。结果表明:相较于CPTPP国家,中国农产品整体处于竞争劣势,仅林产品和水产品表现出微弱的竞争优势,与各国出口相似性指数普遍较
随着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观察作为优化历史教学的工具进入教师的视野,其中课堂自我观察是可操作性较强的观察方法。文章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引入课堂自我观察方法,以有效提问为观察目标,并制定观察量表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有效提问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梯度性的问题。
<正>中心论点难找的议论文,如何教学?不妨把课文以分论点为单位,切割成若干板块,逐层剖析探究,最终达成共识,笔者将此称为"议论文逐层剖析"教学法。议论文逐层剖析法课型的结构和程序是:逐层剖析分论点→整体把握中心论点→全面理清论证思路→读写结合。其特点是:层次清晰,板块鲜明,由分到总,环环相扣,系统性强。下面以《谈创造性思维》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期刊
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物价上涨,房价上涨,股市泡沫等,并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揭示了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引起这些问题的根源,并分析了物价上涨与股市调控,物价上涨与房价上涨的关系,最后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自动调制识别(Automatic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AMC)是一种识别未知信号的调制方法,它是进行调制信号解调的必需步骤。AMC在许多方面如认知无线电、电子战等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非合作通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多类型的调制模式以及复杂的信道环境常常会导致出现无法确定调制类型的接收信号,因此,如何采用更高效准确的自动调制识别算法,从而确保信息数据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