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治理中资源获取的路径选择——以关中地区南村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k87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中国整体现代化的目标,中央政府先后颁布新农村建设、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本文关注的正是转型期的中国大多数农村,在税费改革后的新农村建设时期,它们发展所需要的制度、资金等资源的供给者是国家,资源需求者则是具体的村庄。对于国家而言,有限的公共资源如何在数量庞大的村庄中进行整合和配置?对于村庄而言,如何调动广大农民的建设村庄的积极性,如何整合村庄内资源,实现农民集体行动,保证村庄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国家政策在农村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而在税费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之前,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也是人民公社解体之后,新时期国家政权建设又一项重要内容。从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到正式实施,至今已有二十余年,而在当前的中国基层民主建设尤其村级民主建设过程中,自治性的村民委员会在“自治”实践过程中,其实承担了更多的国家政治或行政任务,这种自治并非是纯粹的“自治”。国家各项宏观政策在具体村庄执行过程中,才能探究村民自治背后的“真相”。   作者认为,在乡村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实质上是国家与农民关系,研究二者关系的视角是从连接国家和农民之间的行动主体,即地方官员与乡村干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同时,借此来回应在中国乡村研究中备受许多学者广泛推崇的“国家与社会”理论框架。本文以关中地区的南村为例,通过长期的实地调查与观察,作者初步发现,在税费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工程启动,国家加大“反哺”农村力度的背景下,村庄建设由最初的国家与农民“分担模式”转变为国家“独资模式”。村干部依靠与地方官员之间的私人关系获取国家资源,这种路径选择逐渐强化了农民、村干部和国家干部等不同利益主体对国家的依赖程度,从而形成了国家干部与乡村干部之间共谋与共事、乡村干部与农民之间认同与抵制的关系。因而,正是由于上述关系的存在,最终可能使国家与农民之间呈现疏离态势。
其他文献
期刊
农民打工群体(以下简称“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中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并且农民工研究在学术界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研究的深度和
阐述了土工格栅及其加筋路堤结构及土格栅加筋路堤施工技术要点、压实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加筋技术能够使地基表面的约束发生改变,可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
近几十年,控制胶体自组已被广泛用于装研究凝聚态物理的问题。相比与原子,胶体颗粒足够大、运动慢,我们利用光学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其运动。这给凝聚态物理微观问题的研究带来
某乡办电镀厂自行配制了一种贵金属防变色涂料,采用以汽油为主的有机溶剂作稀释剂。由于该类溶剂挥发性强、易燃,并在浸涂过程中涂料需要加温至50 ℃,浸涂后还需在110 ℃高温下
期刊
独生子女家庭为缓解我国资源环境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独生子女家庭因其本身结构的脆弱而具有先天性的风险性,一旦家里的唯一子女因意外、疾病等原因不
文章以湖北沪蓉西4标把水寺隧道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隧道右线S5a段属于浅埋偏压Ⅴ级围岩地质条件下所采用的施工工艺,为以后类似地质情况下的隧道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英国社会福利政策起源较早,政策体系和内容相对较为完善,且英国历次社会福利政策的改革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20世纪上半叶,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和完善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