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地铁车站坑外降水试验研究 ——以2号线嘉节站为例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ear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太原市正在进行地铁建设。以往太原市建筑基坑尺度较小,且大多为明挖法施工,在地下水控制的处理上几乎都采用了帷幕堵水的方法,地下水控制方法比较单一,而地铁工程的地下水控制与常规建筑有很大差别,在地下水影响较大或水文地质复杂的地段,由于车站区间站体空间跨度比较大,特别是在水平方向上跨度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单纯用堵水方法是非常困难的,且地铁多在城区建设,多采用暗挖施工方法,而帷幕堵水修建的地下连续墙严重限制了暗挖工法的应用,采用降水方法控制地下水应是最佳选择。本文以太原地铁2号线嘉节站为例,采用坑外降水的方法对嘉节站进行地下水控制研究,以探究坑外降水这种地下水控制方法在太原类似地层的可行性。该项研究无论是在完善太原地区地下水控制方法上,还是在对太原后续地铁线路建设的指导上,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工程降水试验,依靠单井抽水试验、群井抽水试验及地表沉降监测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解析法和Visual Modflow数值模拟反演求参的方法对研究区渗透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了该参数的取值范围为4.08-17.26 m/d,其中2-5中砂层跟3-4-1黏质粉土层加权渗透系数值为10m/d,3-5粉细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4m/d;(2)采用解析法和MIDAS/GTS流固耦合模型分别计算站体区域地表最终沉降量,其值分别为-25.4mm、-26mm,并与试验截止时刻最大沉降值-15.58mm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降水试验期间地表沉降量约占总沉降的60%,同时计算最大不均匀沉降率值为0.7‰,不均匀沉降率较小;(3)在原设计方案存在着车站南北端头水位不达标的情况下,通过调节井间距、更改泵量的方法设计了两套优化方案,最终确定方案一布井数94眼、泵量3m~3/h、井间距6m、抽水达标时间12d为最优降水方案。综合以上研究认为,坑外降水的地下水控制方法在太原类似地层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延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坐落在首都北京西北的延庆区,拥有硅化木、恐龙足迹、岩溶地貌及与燕山运动相关的珍贵地质遗迹;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八达岭长城、古崖居等人文资源。但在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发展建设过程中,地质遗迹存在易受风化破坏,保育工作滞后等问题;另外,地学旅游开展模式单一,对当地带动不足。针对以上问题,结合与希腊的国际合作项目,本文根据延庆的气候和地质条件、以及国外的保育经验,对最重要的硅化木
学位
学位
南华北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处于初期阶段,石炭-二叠系海陆过渡相煤系地层岩性变化快,不同岩性频繁互层。论文通过南华北盆地石炭-二叠统煤系岩系发育地质背景、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天然气成因与来源研究,分析不同储集层天然气来源,探讨了高过成熟阶段天然气碳同位素倒转原因,建立了海陆过渡相天然气成藏基本模式,取得以下认识:南华北盆地石炭-二叠统烃源岩发育主要受沉积环境影响,山西组为三角洲沉积,
辽东地区南辽河群草河口—鸡冠山廊带中的斜长角闪岩主要以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的形式赋存于古元古代变质沉积岩系和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中,是透辉斜长角闪岩退变质的产物,并经历了两期角闪岩相的退变质作用。不同变形表现的斜长角闪岩按其叶理发育程度可将其分为四类(块状、弱片麻状、中等片麻状和强片麻状),受温压条件变化的影响,其显微构造特点、组构学特征以及主要变形机制表现各异:块状斜长角闪岩原岩(P=0.39Gp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