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直接民权思想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392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中山的直接民权思想是他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孙中山民权思想的精华。孙中山直接民权思想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的内容,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它是指让民众享有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等四大权利;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它除了四项直接民权之外,还包括把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的宪法体系即五权宪法和把政权与治权分而治之的权能分治原则。它们一起构成了孙中山的直接民权思想体系。本研究立足于该体系,探讨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孙中山民权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阐述了直接民权思想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意义。本文认为孙中山直接民权思想体系无论在思想价值取向上还是制度设计上,直至其实践方式都具有相对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文章首先研究了孙中山民权主义与中国传统儒家民本思想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从中国传统民权思想发展的角度来看,孙中山的直接民权思想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他在继承儒家对政权“保民”、“养民”的价值要求的同时,发展了儒家的革命思想,第一次提出了主权在民,打破了“汤武革命”的中国传统政权变更模式。可以看到,在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直接民权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独特作用,无论是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分析,直接民权思想都是孙中山民权主义发展的高峰。  孙中山的直接民权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人民作为国家的政治主体来直接行使国家的政治权利的政治理念,它颠覆了中国数千年以来以民为本,人民不能够成为政治权利主体,国家政权只能由少数统治阶级把持的传统的民本政治思想,开创了早期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新篇章。然而在实践层面,直接民权思想却因种种原因而未能普遍实施,导致了其思想至今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力图围绕直接民权制度建设,从中国传统和西方民主制两个渊源入手,深入研究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以党建国,公民文化补习,制度培育乃至县长直选等一系列有关直接民权实施的手段。  本文运用现代政治哲学原理,对孙中山的直接民权思想进行解构分析,可以发现,它在思想价值取向上趋同于功利主义;制度设计中的国民代表定位于强制委托类型;其实践方式依托政治精英进行推进。因此,可以认为直接民权思想具有相对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该研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对于今天扁平化的网络世界可否提供有益的借鉴。如何保障民众的政治参与途径通畅,实现民众对政府行政的有效监督等方面具有现实价值。
其他文献
县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主战场,县域经济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农业产业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先进
在《声音与现象》中,德里达对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的分析存在着对胡塞尔的误解,但并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认为德里达的解构毫无理论价值。笔者认为,德里达的理论趣旨与胡塞尔迥异,两人带
产学研合作联盟是指产学研各方在合作创新过程中对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技术资源实行资源共享,共同承担风险、使其整体利益超过部分利益之和的共同体。产学研合作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能够通过产学研活动模式使技术价值“内在化”从而保证科技价值转化的实现。产学研合作共分为五种模式:合作开发模式、共建实体模式、一体化模式、技术转让模式、大学科技城模式。在科技成果生产阶段的价值特点决定了合作开发型模式
我国软包装行业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年增长速度达到15%以上,居包装印刷业之首.目前,全国约8000家软包装企业,存量凹版印刷机、干式复合机各1万多台,使用油墨、胶黏剂、溶剂
期刊
徽商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一支重要的商业集团。徽商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儒贾观念。本文首先探讨了徽商儒贾观的渊源。徽商认为四民异业而同道。儒贾在事道上是相通的,在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晚清以后,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艺术生态的改变,嘉定竹刻已经出现低落的趋势,进入“退色的辉煌”的阶段。至20世纪上半叶,只有少数竹人苦守相望。当时,竹人为了生存,除传统
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也是语言逻辑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会话含义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率先提出的,格赖斯1975年题为《逻辑与会话》那篇文章,标志着会话含义
给出了电脑内录、电脑转录及采用话筒录音的具体操作步骤,并给出了采用DV、手机、MP3录音文件的降噪方法。 The specific procedures of computer recording, computer tran
传统上对于《护生画集》研究视野往往局限于文字或图画的单一模态分析,失却了图像与文字符号之间的双向或多模态关注。而多模态隐喻和符际互文理论的建构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