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异地创办研究院的案例研究——基于苏州地区的调查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liwon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异地研究院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同建立的合作交流平台,以输出高质量人才、促进政产学研合作为重要内容,服务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优质的高校智库资源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筑巢引凤”,越来越多的一流高校走出去,开始在校本部以外的地理空间创办研究院(简称“异地研究院”)。
  本文以一流高校创办的异地研究院为主要研究对象,了解当前高校异地研究院的建设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访谈研究法和问卷研究法开展研究工作。在整理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体考察我国高校异地研究院的历史沿革、内涵发展、管理机制以及建设价值。通过案例研究法、访谈研究法探讨苏州地区高校异地研究院的整体分布、发展定位以及政产学研合作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异地研究院人才培养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当前研究院在人才培养、政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
  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研究分析,本文得到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一流大学与地方政府创办异地研究院是促进高校职能有效发挥的创新性实践;(2)异地研究院通过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科学研究、政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与地方发展同向而行;(3)异地研究院在建设过程中依然受到不同因素制约。据此,本研究针对高校异地研究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其他文献
在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外部竞争与生存压力,大学自身也在不断变革,越来越突出教学、科研之外的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创业型大学不断涌现,并掀起一股研究热潮。创业型大学最早出现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尚未形成本土化的发展理论和实践模式。所以,加快创业型大学建设,提高大学竞争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任重而道远。
  本课题通过研究创业型大学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梳理有关创业型大学的相关文献资料,依托“三螺旋”理论、学术资本主义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在总结创业型大学的现实基础上,综合考虑创业动因、创业教育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