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AND闪存的固态硬盘缓存区管理算法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体系结构技术及芯片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系统的CPU性能与IO性能的差距不断扩大。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数据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存储系统成为计算机系统的性能瓶颈。相比于传统的硬盘,固态硬盘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读写速度快、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等,因此固态硬盘已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但是固态硬盘也继承了闪存的缺点,如读写不对称性、写前擦除、擦除次数有限等。在固态硬盘中引入缓存区可以有效地缓存频繁访问的数据,减少对闪存的写入次数,从而提升固态硬盘性能。因此固态硬盘的缓存区设计一直是研究热点。首先,已有的页级缓存区算法有较高的命中率,但是会导致擦除次数的增多,而已有的块级缓存区算法则与页级算法的表现相反。所以,已有的算法无法在命中率和擦除次数两方面达到平衡。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聚合的缓存区管理算法--GBBM(Group-based Buffer Management)。GBBM 算法将缓存区分成 Page Region和Group Region。页区域以页作为管理粒度,聚合区域则存放从页区域剔除的数据页,并将属于同一个闪存块的数据页聚合在一起管理。本文使用SSDSim模拟器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页区域与聚合区域的空间配置为3:7时,GBBM的性能最佳。与页级算法相比,GBBM的命中率有所下降,但是其擦除次数明显减少;与块级PAB算法相比,GBBM的擦除次数有所增加,但是其命中率显著提升。所以,GBBM在命中率和擦除次数两方面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均衡。由于2QW-Clock算法没有考虑到写请求大小与更新频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对2QW-Clock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的缓存区管理算法--WBBM(Weight-based Buffer Management)。WBBM 引入 LAST算法中的局部性识别模块,将写请求分为Small Request和Big Request,实现了对2QW-Clock算法中写请求的进一步区分。本文使用SSDSim模拟器进行仿真实验。针对写比重大且写请求平均长度较小的Financiall负载,相比于2QW-Clock算法,WBBM的各方面性能更加突出。针对其他类型负载,WBBM与2QW-Clock的表现相近。
其他文献
在军事技术和空间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雷达跟踪、电子对抗、通信技术在一个国家的国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毫米波技术发展的快慢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而大功率毫米波
稀磁半导体(DMS)既具有半导体性能又具有磁性,是良好的自旋电子器件材料。本文着重研究宽带隙ZnO基稀磁半导体以及零带隙稀磁半导体PbPdO2的电性和磁性。第一部分采用超声喷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是下一代网络技术,促进了网络的发展和创新。SDN的核心思想是将网络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使得用户可以在控制平面编程,完成
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成像技术作为现代医学成像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的非入侵性、高对比度等特点,在临床医学方面的应用需求日渐提升。MR脑部图像分割主要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加,人类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断增强,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矛盾也愈加尖锐。人类对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这严重干扰了生态
随着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的制作工艺接近极限,可扩展性越来越差,它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对于高性能、大容量的存储器需求。相变存储器(Ph
云存储因使用便捷、灵活、性价比高、扩展性强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及机构将数据从本地转移到某个云存储服务中,但单云存储因云故障而无法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Subsp.tuberosum)作为第四大主粮越来越受到重视。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所引起的,最具有毁灭性的真菌性卵菌病害。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图像、视频、文字等数字化信息的低成本易传播等特点导致其很容易受到非法拷贝、篡改、剪切等非法攻击,很难维护原创者和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
本翻译报告基于英语论文《患者生命体征的本体驱动监测使个性化医疗检测与预警得以实现》而撰写。翻译原文的作者是几位来自欧洲的科研人员。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使用SWRL(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