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器立心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enjinggoig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样化,特别是科技的日新月异,处处都在推动着教育变革。第四次科技革命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等等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打造了一个以大数据为基础、以机器智能为特征的智能时代。教育处在新的发展周期,科技孕育着新的未来,教育需要变革,来适应时代的变化。在智能时代到来之际,高等学校应该未雨绸缪,肩负起为机器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发展运思的使命与责任,高校通过人才的培养来传递这种使命与责任,为机器立心不仅体现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观念层面,而且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实践层面。本文的研究重点探讨了以下问题并得出了相应观点。一、描述和概括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对社会各方面的认知与影响,从而唤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使命。技术发展并非意味着精神进步,甚至会导致人类道德堕落。历史早已将潘多拉的魔盒拧开,技术越发展,教育的人文使命越迫切。环顾现实,人工智能技术的侵略性、不可逆性、毁灭性以及极致单一性等特点日益突出,它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环境,也正在影响人类的精神——道德生活。二、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观念层面需更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于当代伦理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必须贯穿于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类的命运日益取决于教育的方向性选择。智能时代教育的人文性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灯塔,而且是社会进步的基座。“为机器立心”是教育的时代使命,技术进步融入人文关怀,为未来教育预警;“为生民立道”是教育的社会责任,人的教育要实现真善美,为未来社会护航;“为发展运思”是教育的未来轨迹,人才培养需要新思维,为未来发展奠基。三、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实践需转变。学科体系应遵从适应性、切实性、相关性、引导性的原则,根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逻辑、国家政策导向、办学理念等因素的变化,将会呈现出横断学科普遍化、边缘学科中心化的发展态势。面对人工智能人才的明显缺口,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新兴专业的设置、传统专业的革新以及落后专业的裁撤,同时也需遵循人才培养与发展的逻辑起点,市场需求以及专业结构的理性过程,坚持多元质量观的多元评价方法。高校课程应根据时代的特征,建立起开放性、灵活性、价值性、选择性与定制性的课程体系,利用通识课程来培养基本素质、利用德育课程来进行价值引领、利用综合课程来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元课程和非标准化的课程来进行知识结构的搭建和促进个性的发展。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有人机共存的教学环境、个性张扬的教学方式、多样灵活的教学形式,这些变化的基础在于,哲学层面的存在主义哲学、心理学层面的人本主义与多元智能、技术层面的智能机器参与教学以及大数据辅助教学。
其他文献
21世纪的今天,当代艺术设计不断地蓬勃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由于起步较晚,从形成到发展都深受到西方设计文化影响,在一段时期内都是借鉴和模仿西方的设计。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加深
在风险投资过程中,风险投资企业与风险企业(受资企业)间存在突出的信息不对称情形,可能导致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和道德风险,这是风险投资过程的第二重风险.在实践中,风险投资
期刊
风蚀是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成因之一,研究农田抗风蚀效能对于农田保护和指导保护性耕作的实施工作有现实作用,本试验对传统秋耕地与免耕留茬地的风蚀情况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观
情景交融,是诗词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通过对《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赏析,可以体会大晏词借助这种手段创造出温润秀洁、含蓄蕴藉的风貌与幽深绵渺、浑成雍容的艺术意境,更好
GQ-100型甘草起苗机是为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干草起苗和收获设计的专用机具,专利号:ZL98217747X。下面主要谈一下该机在甘草起苗和收获以外的应用。
A principle of fuzzy control for tracked vehicles is proposed to make its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 be able to adapt complex running conditions, and a model
本文以麦类作物为对象,对留高茬免耕播种技术与传统耕作方式,在阴山北麓风蚀沙化区试验效果进行对比,在土壤抗风蚀性能,抗旱性能、增产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该技术在这些方面起
<正> 农牧业机械是先进的农牧业生产工具,农牧机推广工作是将农牧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在农牧业应用先进生产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做好农牧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