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两广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型时期,同时也是我国自然各类自然灾害集中爆发的时期,瘟疫灾害流行十分频繁,危害严重。该时期,两广地区年年有疫灾发生,疫灾频度为1000%,其中,民国前期疫灾流行频繁,中期疫灾流行减弱,后期又复频繁起来。春、夏两季是疫灾流行最主要的季节,且延续时间长。疫情主要以鼠疫、霍乱和天花为主,且鼠疫疫情最为严重。在空间分布上,疫灾的省际、区际和县际空间差异明显,总体特征上来讲,疫灾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并形成一条自粤东北至桂西南的东北-西南走向的疫灾分布带。就主要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而言,鼠疫与疫灾的总体分布特征相似,霍乱以几大城市为中心组团分布特征显著,天花主要分布于内陆地区,而疟疾局限分布于边陲山区。同时,这一时期,该区域疫灾的发生、流行及分布,深受区域自然环境因素如地理区位、地形、气候、自然灾害、自然疫源地和社会环境因素如人口、交通、对外贸易、生活习俗的影响,与二者存在紧密的联系。公共卫生体系由卫生行政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防疫体系构成。民国时期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初创时期,两广地区公共卫生体系多不完善,在频繁地疫灾流行冲击下,一方面由于公共卫生体系的效能无法正常发挥,导致疫情危害严重,另一方面,在应对疫灾流行的过程中,两广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也逐步走向完善。疫灾流行会对民众心理产生冲击,从而引起民众的疾病、生命、卫生等观念的改变,这种观念的改变促使着社会各阶层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民国时期两广地区的社会精英积极提倡公共卫生建设,宣传公共卫生建设的内容和重要性。两广地区政府的卫生行政意识实现由不作为向主动作为、由无序化向制度化、由封建迷信向科学先进的转变。而普通民众逐步接受和认可公共卫生的观念,并积极改变自身行为。公共卫生意识的变化是无形和漫长的,但对于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是推动我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其他文献
电视新闻辩论性节目是一种新颖而独特的节目形式。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CCTV NEWS)自2010年全新改版,将电视新闻辩论引入World Insight(《世界观察》)节目之中。World Ins
笔者以蒙古韭种子为试验材料,采取TCC生活力测定、不同发芽床发芽、不同覆土深度等试验方法,研究了蒙古韭种子的生物学特征特性。结果表明,蒙古韭种子生活力为35%,生活力比较
本文基于2005~2007年棉花品种、播期、氮素、水分和DPC化控试验,将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建模技术应用于棉花形态建成的研究,通过对棉花形态数据的定量分析,构建了棉花形态建成模型。结合OpenGL技术,在Visual C++6.0平台上实现了棉花虚拟生长系统VGSC (Virtual Growth System for Cotton)。1.棉花形态模型的构建应用2005年试验数据,在综合考虑氮素、
期刊
海州露天矿投产五十多年以来,由于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的相互影响,边帮几乎全部处于采动后的岩移扰动范围内,区域内出现变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各种地质灾害,并且有明显的增大趋势,其中滑坡灾害是发生频率最多、危害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全面认识海州露天矿发生滑坡的原因、分布及治理措施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闭坑后有目的的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影响海州露天矿发生滑坡的原因有五大因素。一是地质构造因素如断层构造、单
湿地退化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湿地的动态监测与恢复重建成为国际湿地研究领域的热点。遥感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广、信息量大、获取信息快、可比性强等优点,使得湿地遥感在湿地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CO2而导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引人关注,寻找CO2的汇以及加速CO2汇的过程已成为国际国内共同关注的焦点。全球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泛,由于全球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矿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现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将不能满足日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交通、勘探成本等因素限制,地质工作难
本次拍摄选择了恢弘的古典建筑——太庙。太庙建筑环境主要以红、黄、灰三种颜色为主,色彩对比强烈,整体气象宏伟而肃穆。为了达到和谐悦目的效果,在设计人物造型时有意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