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技术的山西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kekezhu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在全球生态环境变化当中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深入研究山西高原植被活动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理,对于评估山西高原的生态环境、指导山西高原植被恢复建设、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西高原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地形复杂,植被稀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对该区域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和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对于改善山西高原生态生存环境、实现区域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以山西高原为研究区域,利用长时间序列的GIMMS NDVI(1982-2006)与MODIS NDVI(2000-2011)数据,并结合同期降水量和气温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地形地貌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回归分析法、相关系数分析法和残差分析法详细揭示了1982-2011年30年来山西高原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趋势,并从气候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对其驱动机制进行详细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山西高原植被覆盖在1982-2011年随年际变化整体上呈上升态势;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植被覆盖随年际变化均呈增长态势,以春季增长最为显著。(2)植被覆盖变化年际稳定性与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且植被覆盖较好地区植被类型以林地和灌丛为主,出现退化趋势,植被覆盖较差地区植被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出现改善趋势。(3)在山西高原,降水和气温共同作用于植被生长状况,高海拔山区植被活动与气温更为相关,在各大小盆地与降水更为相关;山西高原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与降水量存在1-2个月的滞后期,与温度在5月份表现2个月的滞后期,6-9月份则与当月温度更为正相关。(4)1982-2011年期间山西高原年NDVI残差随年际变化整体呈下降态势,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既起积极作用也起消极作用,总体上积极作用所分布面积略少于消极作用;对林地表现以正作用为主,但减弱趋势明显,对草地和耕地正负作用并存。本研究利用遥感数据分析了30年来山西高原植被覆盖时空演变,就其驱动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知植被覆盖变化是气候要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务必要加强对植被的保护措施来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其他文献
农业资源是一种综合性的资源,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具有种类繁多,分散程度大,稳定性和可控程度低等特点。农业资源的特性决定了其难以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传统的数据组织管理手
本文从临时性作图群体和永久性作图群体两方面概述了高粱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分子标记和不同作图群体在高粱图谱构建上的差异,展望了高粱遗传图谱的研究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LAI(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是地表植被生态系统中关键的结构参数之一,其变化能够体现植被生长和发育的不同状态,同时也是农作物长势监测、单产预测等的一个关键的生态参数,所以准确反演LAI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8年6月4日一景高光谱多角度CHRIS(紧凑式高分辨率成像分光计:Compact High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数据为
地下开采引起的覆岩及地表的移动变形是一个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复杂的、非线性的过程。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地表沉陷区的建(构)筑物要经历一个由动态至静态的移动变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