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q200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初年,因欧风美雨、西学东渐,西方各种新史学观念纷纷传入中国。在西方史学输入和中西史学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中国封建史学逐步走向没落,中国应当建设怎样的史学,怎样建设史学,即中国史学现代化的问题成为二十世纪上半期摆在中国学人面前的一大难题。于是,各派史学大师纷纷登上史学舞台,通过辛勤探索,在史学理论、史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傅斯年便是其中的一位。傅斯年就是在中国近现代史学上中西史学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中国传统史学逐步走向解体、现代史学即将产生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著名的史学大家。其在青少年时期就具有渊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又留学英德六年,中西文化兼具,可以说是学贯中西,其深受乾嘉学派、胡适实用主义、进化论、兰克史学、新史学派等的影响,具有深厚的史学功底。归国后,主持创办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力求史学的科学性与客观性,高度重视史料的收集与整理,主张拓宽史料的范围,提出带有争议的口号“史学即是史料学”,并立志要“建立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傅斯年的功绩在于他能够融合中西,采用科学的史学研究方法,拓宽史料范围,创办历史语言研究所,培育新人,开创集体研究,在殷墟的发掘、明清档案的整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明清史、档案学、考古学等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在论及二十世纪的史学大师时,对于傅斯年,褒奖者有之,貶毁者有之,对于他提出的口号“史学即是史料学“,历来是研究焦点,时至今日,观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本文试图通过对傅斯年本人的学术著作、他人的传记资料以及其他相关学术资料的客观解读,全面且深入地剖析傅斯年,还原傅斯年,使人对傅斯年有一个真实的了解。文章共分五个章节:(一)序言。主要论述选题的现实价值,对学术史进行回顾,界定论文内容、重难点及创新点。(二)傅斯年史学思想形成时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简要介绍傅斯年,并分析其史学思想形成时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并论述乾嘉学派、胡适实用主义、进化论、兰克实证主义、新史学派等对傅斯年的史学思想的影响。(三)傅斯年的史学思想。探析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及历史研究方法。(四)傅斯年对史学的贡献及其史学思想中的不足之处。阐述傅斯年对中国现代史学的积极作用,简要分析其史学思想中的不足之处。(五)结语。总评傅斯年的史学思想。
其他文献
<正>医院始终是庭院深深、大墙高垒,革命似乎永远也不会在这里发生。然而,在犀利的互联网利剑之下,医疗这堵高墙已被刺穿,变革悄然发生。这就是"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疗"
本文认为我国目前法官群体的整体素质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有许多,但没有实施一套充分考虑司法职业特点的法官选任制度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作为一名法官除政治立场坚定外,还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对中国人民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中国当代教育仍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他关于儿童创
<正>在近年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中,新闻类试题占了一定的比重。新闻类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的掌握,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分类整理能力,因此又可把它
慧琳《一切经音义》中讹、脱、倒、衍等文字问题皆有存在。勘正这些谬失,无论是对慧琳音义的研究,还是对小学、文学、佛学、史学等的研究都有积极的意义。
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有利于党的建设和团的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也有利于发挥党、团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为完成高校以育人为中心的各项任务
前人对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汉书·司马迁传》中的"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一句话有不同的理解和句读,而今人多从司马贞《史记索隐》之说,将"隐约"理解为《诗》
<正>考题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
采用自由基聚合和硅烷乳化技术分别制备了两种硅烷聚合物和四种硅烷乳液,研究了混凝土表面涂覆硅烷聚合物和硅烷乳液后的碳化深度、冻融循环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模量的变化。
孔孟德育思想博大精深,其内容涵盖了“和合”思想、“大同”理想、“德治”思想、“民本”思想、荣辱思想等儒家传统文化重要范畴。一般地,孔孟德育思想主要是指孔孟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