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医药干预治疗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估。我们向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门诊和住院的肾移植患者发放KDQOL-SFTM量表和一般情况表(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及肾病临床资料),进行问卷调查。接受问卷调查的肾移植术后患者被分为两组,在服用免疫抑制西药的基础上加用虫草制剂、雷公藤多甙等辅助治疗,并且服用时间超过2月的患者,或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服用中药辅助治疗的患者纳入中西医结合组;常规服用免疫抑制西药的患者归入西医组。 结果: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肾移植术后病例200例,其中中西医结合组120例,西医组80例。统计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家庭经济情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原发病与共患病、移植前肾脏替代治疗方式、透析时间、移植时间、服用免疫抑制剂的种类、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各方面具有可比性,但中西医结合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次数明显低于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在SF-36评分的8个维度,KDTA评分的11个方面中除工作状态(WS)、认知功能(SF)、医护鼓励(DSE)、患者满意度(PS)外均高于西医组。排除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次数对生存质量评估造成的影响,中西医结合组的生存质量总体评分高于西医组。 结论:⑴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减少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次数。⑵中西医结合组的肾移植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高于西医组。体现在SF-36评分的8个维度:PF(体能)、RP(体力所致工作和生活受限)、Pain(疼痛)、GH(总体健康状况)、EWB(情感状况)、RE(情感问题对工作生活的影响)、SF(社会功能)、Energy(精力状况),和KDTA评分的7个方面中:SPL(症状与不适)、EKD(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BKD(肾病给生活带来的负担)、QSI(社交质量)、SexF(性功能)、Sleep(睡眠)、SOS(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