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相关圈闭油气安全开采与天然气埋存风险性评价

来源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oelin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断层相关圈闭是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之一。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以及废弃油气藏应用的整个过程中,研究其保存条件对断层边部剩余油安全开采、断圈型废弃油气藏内天然气地质埋存和评价断圈整体封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对两口过断层取心井岩心的观察,描述了泥岩与孔隙性砂岩地层断层带内部结构,分析断层带的渗透性和强度特征对油气保存的控制作用,建立了断层带的渗透性和强度模型,并依此为基础构建了断层相关圈闭保存条件风险性评价体系,选取―大庆长垣杏树岗油田断层边部剩余油安全开采‖和―大港油田断圈型废弃油气藏内天然气地质埋存‖两个课题作为断层相关圈闭油气安全生产研究内容,研究得出以下认识:钻遇断层带的井岩心特征显示,泥岩和孔隙性砂岩地层中的断层带发育强烈变形的断层核和破碎带,核部断层岩类型主要为断层角砾岩和泥岩涂抹,具有低渗透性、低强度特征。破碎带发育的微构造类型为小断层、变形带和裂缝,微构造密度随其距断层核距离增加而呈减小趋势,其中部分小断层具有一定封闭能力。变形带和裂缝的发育程度受控于母岩孔隙度:裂缝发育在低孔隙性岩石中,渗透性高、强度低,随母岩孔隙度升高,无封闭能力,利于流体流动;随砂岩孔隙度增加,微构造类型由裂缝逐渐转化为变形带,转化的临界孔隙度区间为10-14%,由于受碎裂作用和应变硬化作用的影响,变形带相对母岩物性降低,强度升高,使储层非均质性增强,降低储层内的流体流动效率。在断层带渗透性结构和强度结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断层毛细管封闭、断层稳定性和盖层水力封闭评价方法,论文对传统砂-泥岩对接封闭评价模型做了改进,进一步应用断层岩的毛细管封闭理论来评价断层的垂向封闭能力,从而建立了断层相关圈闭现今保存条件风险性评价体系。基于该评价模型,论文对―大庆长垣杏树岗油田断层边部剩余油安全开采‖和―大港油田断圈型废弃油气藏内天然气地质埋存‖进行了风险性评价。在杏树岗油田断层边部剩余油注水开发评价中,为了降低泥岩层段套损风险、提高剩余油开发效率,注水井设计在破碎带范围以外,并与断层保持安全距离(参考4-11),而定向开发井轨迹应设计在破碎带内部,保持近水平并与断层面平行。在大港油田板中北储气库圈闭保存条件评价中,由于目前运行压力下储气库天然气跨板816断层渗漏,所以拟将板814断块与板中北断块合并建库,在模拟断层和盖层无风险的情况下,得出储气库的最大注入量为13.94×10~8m~3。综合断层相关圈闭现今保存条件对油气开采和地质埋存的控制作用,建立了断圈油气安全生产模式,在忽略井筒内摩擦力损失时,井口压力(附加流体压力)应低于盖层发生水力破裂的临界压力,断层边部附加流体压力应低于断层封闭压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具备优异物理和化学性质的金纳米粒子在药物递送、生物检测、光学成像、光热治疗等诸多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金纳米粒子表面通常会进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流媒体(音频、视频、动画、多媒体等)逐渐成为人们接触外国文化,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重要窗口。经过时代变迁,新世纪西方文化在其流媒体作品中也呈现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不均、环境污染、老龄化及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对转型期的中国而言,社会问题更为突出。面对这些社会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努力是远远
目的了解和掌握广州市东山区小学生常见病发病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方法以1996年、1999年、2003年全区在校一至六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按<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的转变,如何提升改造老城区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因为当前老城区建筑密集,基础设施陈旧,地下空间开发缺失,
Aβ42(β amyloid peptide,Aβ42)是由42氨基酸组成的β淀粉样多肽,它是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实验发现患者脑脊液中Aβ42含量明显下降,
针对邹县发电厂3号机组负荷波动问题,对DEH系统控制回路、负荷控制回路等动态控制品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造成机组负荷波动原因为DEH调节系统中阀门管理特性曲线参数设置与机
近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建华团队及合作者在《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发表了制备出近全组分可调的高质量GaAs_(1-x)Sb_x纳米线的成
介绍了国内外稻壳化工利用的最新发展,重点论述了以稻壳为原料,制备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高纯度的二氧化硅、碳化硅晶须(颗粒)及锂离子电池含硅炭材料的工艺过程,并简要介绍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及常见病,其中重症胰腺炎占急性胰腺炎的5%~15%。重症急性胰腺炎又称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起病急发展迅猛,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短时间内可导致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