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引领着中国教育的方向,译学馆又是大学堂实际运行的主体之一,是全国外语及翻译教育的典型和示范。译学馆在设置和发展的过程中,其章程的制定、课程教育体系的设立,以及体制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实际情况与矛盾,都应成为我们京师大学堂研究中的重点。本文以京师大学堂译学馆为中心,以时间为脉络,在理清其发展历史的同时,考察其章程及课程教育体系的建构与运行,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出路,及译学馆的发展给晚清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影响。针对这些,本文重点考察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京师大学堂的早期曲折与译学馆的设置。京师大学堂在经历了创办、停办、恢复后,清廷终于意识到办理专业外语翻译教育的重要性,这也为译学馆的设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是在综合西方知识制度体系和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建构而成的,既继承和发扬了同文馆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又融入了西方现代大学教育的先进理念。二是管理体制和课程体系在运行过程中,译学馆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与体系之间的顺应与背离。译学馆的管理体制和课程体系在确立的过程中,坚持“中西会通”的理论基础,建立了一套兼具中西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然而,在中西文化不断碰撞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思想和译学馆的实际运行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这也是清末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三是学生的毕业和职业选择,及其对近代教育与社会的重大影响。在译学馆的毕业考试和清末“奖励出身”制度的双重影响下,学生的职业选择呈现了多元化,基本分为实官奖励、继续深造和自寻出路三种。学生毕业后在清末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大一部分都成为有识之士,为晚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清末“中体西用”思潮的广泛影响下,译学馆在课程教学设置上坚持“中西并用”原则,在充分汲取西方先进教育体制的同时,也适当加强了中学在课程中的地位,不得不说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一种继承与突破。译学馆的设置和发展,从制度、课程设置与实践,及教育观念等方面,引领着清末乃至民国以来外语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改革的潮流,充分地展现了其在清末教育改革中的示范作用。也让更多的国人认识到了外国语言文字,逐步解除了国人对外语的排除,改变了国人看待“西语”、“西文”和“西学”的外语观。无论是知识与制度体系建设还是实践经验,京师大学堂译学馆都成为了清末民初全国外语翻译教育的典范。
其他文献
以等强度设计思想为指导,以提高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疲劳寿命、延长使用功效为目标,运用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疲劳寿命分析、装配尺寸公差分析等方法,通过建立清选筛动力学模
农村土地流转现阶段模式众多,由于不同地区实情而产生了不同的正反效应.本文介绍了土地流转的概念、模式、效应,并对其创新手法提出了见解与建议。
<正>调查报告是用书面语言表达调查研究结果,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而提供情况、依据和办法的应用文体。调查报告的写作有着明显的特点,所有的调查报告的形成都要经过实际调查
对城市公园的使用状况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基于调查的POE在深度、人群行为等面有优势,但也存在难以大范围、持续监测的问题。本文拟采用文本、LBS等多源数据,对奥林匹克森
东方文学研究相对于西方文学研究而言,一直显得较为滞后和冷落。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摆脱重西方轻东方的"西方中心"观念,重拾东方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认同感,积极规划,全盘考虑
本文以某分叉隧道为工程背景,应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对分岔隧道的在不同围岩级别、不同分岔角度条件下的力学行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二衬顶部的最大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装备制造业集群性强,园区化的集聚性发展促使装备制造产业的外部经济、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同时集群化规模化的正外部性反作用于园区经济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供电企业高速发展。在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营中,电费是实现企业资金回笼的直接办法,在对电费
<正>《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与实务》吸纳国内外成功特色小镇真实案例,进行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的解读及设计,从特色小镇的诞生背景、小镇建设规划,到融资模式、公司治理,直至企
本试验旨在研究泛酸对5~16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营养物质利用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泛酸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用5周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