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景点门票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现象,使景区门票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尽管不同级别的景区资源大多属于公共资源,但不同的公共资源根据其功能与屈性的不同,其经营管理目标与定价方法也有所不同。从本质上讲,除了属于公共物品的部分城市公园,大多数旅游景区是准公共物品,因而景区门票价格的制定也应当属于公共定价的一个领域。国内一些学者对旅游景区景点的门票价格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使旅游景区景点门票价格的研究有了坚实的墓础。国外对于旅游景区大都实行免费或低票价的政策,但这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景点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目前比较稳妥的做法应该是将旅游景区进行分类,建立涵盖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风景资源管理体系,按照旅游景区性质的不同,分别明确其功能定位和定价政策,进行权责体系明确的管理。
本文以公共资源类景区为重点研究对象,以旅游景区的公共属性为切入点,运用了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我国旅游景区景点的门票定价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与本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首先界定了本文的基本概念,即旅游景区、公共物品等;然后阐述了公共物品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旅游景区市场化等方面的问题。第三部分阐述了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我国旅游景区景点门票价格发展态势;第四部分对中外旅游景区门票定价和管理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比较;第五部分重新界定了旅游景区景点的性质,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景区的定价方法。第六部分是个案分析,以济南大明湖为例,探讨景区发展的新模式。第七部分针对我国旅游景区景点门票定价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本文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旅游景区景点公共属性和市场化方面的研究,为景区门票的定价和管理模式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对我国旅游景区景点的定价实践也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