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柔性配电网故障特性及保护原理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bao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直流柔性配电网具有运行调控灵活、新能源消纳能力强、交直流多元负荷匹配性能好等优势。与此同时,由于交直流互联变换器(Interlinking Converter,ILC)和分布式电源等设备的接入,电网的电力电子化特征突出,故障特性呈现多态、受控和弱馈等特点,给故障时的运行控制、特性分析和继电保护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论文根据交直流柔性配电网的结构和运行特点,以保障ILC和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为目标,重点围绕ILC故障穿越控制、ILC本体和交直流配电网故障特性分析、继电保护系统构建方式与原理等开展了系统研究。本项研究对保障ILC和交直流柔性配电网的运行安全,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ILC作为交直流柔性配电网的关键调控设备,其故障穿越控制是降低电网故障影响范围和程度、协助故障后电压恢复的重要基础,也直接影响交直流柔性配电网的故障特性。论文综合考虑故障类型、功率流向、交直流耦合作用等影响因素,分别针对恒功率、恒直流电压和恒交流电压等控制方式,提出了ILC交流端口故障穿越控制策略;根据不同类型ILC的结构特点,从启动方案、限流控制、自动恢复等方面,提出了ILC直流端口故障穿越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在保证ILC运行安全的同时,增强电网应对故障的能力,有效抑制交直流电网故障的耦合影响,并加快故障后的供电恢复。ILC模块化程度高,子模块故障定位和容错控制是提高ILC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论文根据级联型ILC的结构特点,考虑控制方式、功率流向和负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对其子模块各类开路和短路故障特性和表现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级联型ILC子模块内部故障定位新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其良好性能。从兼顾经济性和可靠性的角度,提出了双子模块公共冗余结构及其容错控制方案。通过对公共冗余子模块之间连接方式的灵活切换,可以实现任意单子模块和双子模块故障时级联型ILC的持续运行,显著增强级联型ILC的运行可靠性。ILC端口发生内部故障时可能产生严重的过电流或过电压,需要配置完善的保护系统以保证ILC运行安全。论文针对目前级联型ILC保护研究相对滞后的问题,围绕级联型ILC交、直流端口的各类短路和开路故障开展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基于相电流过流、零序过流和零序过压的交流侧短路综合保护方案,以及基于电压幅值和电流变化率特性的直流侧短路保护原理,可实现内部短路故障的快速切除。结合级联型ILC的内部开路故障特性,提出了综合利用电流断流特性和序分量特征的交流侧开路故障检测方法,以及基于电压偏移特性的直流侧开路保护方案。同时,在级联型ILC交流和直流端口辅以过电压保护措施,有效保证其运行安全。在交直流互联的交流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随机性、间歇性特点以及ILC和分布式电源的复杂故障特性,使得现有基于就地量的继电保护难以满足应用要求。论文根据ILC等不同电力电子设备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建立了统一故障等值模型,分析了交流配电网故障时的短路电流幅值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配电网设备众多,各测点采样同步困难的难题,提出了无需严格采样同步的网络化保护构建方案,以及基于相电流和序电流基频分量幅值比较的网络化保护新原理。与传统就地保护相比,网络化保护整定配合简单,可实现配电网全网故障的快速切除,大幅缩短故障时间,从而有效避免分布式电源脱网,并降低电压跌落对敏感性负荷的影响。在交直流互联的直流配电网中,受ILC限流控制、电网接地方式、线路分布电容等影响,极间故障呈现复杂受控特性,单极接地故障特征微弱,给故障检测和保护带来挑战。论文根据不同类型ILC的结构特点,对直流配电网的短路电流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短路电流的方向性特征。以此为依据,针对极间和单极故障,提出了基于电流故障分量极性比较和积分值比较的故障方向判别原理。该原理不依赖边界元件,方向判别准确,且具有良好的抗扰和抗噪性能。以方向元件为基础,提出了直流配电网主保护和后备保护构建方案。中压配电网主保护采用方向纵联方式,通信量小,无需采样同步,可实现全网故障的快速切除;其后备保护和低压配电网保护采用基于就地故障方向信息和延时配合的保护方案,整定配合简单,易于工程应用。论文最后对全文工作进行了总结,给出了本文主要创新点,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从"最美的书"的应有之义入手,思考设计在图书整体中的理想地位,指出在艺术性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当代设计存在超越于内容或称形式大于内容之弊,设计应当与人文并重,以中华传统美学内蕴为追求,并对当代设计审美趋势及对目前施行的最美图书评选机制提出商榷意见。
期刊
相山铀矿是我国集选矿水冶为一体、开采量最大的铀矿山。该矿山矿石矿性复杂,粘土矿物含量高。目前采用常规搅拌水冶方法处理高品位的铀矿石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较差;采用渗滤浸出方法处理中低品位铀矿石面临细粒矿石造成的板结、泥化、渗透能力下降。论文开展了微生物堆浸和微生物搅拌浸出的研究,初步探讨微生物浸铀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加深了对微生物浸铀过程中的作用和特性的了解,较好地解决了浸铀过程中酸耗高、易板结和
学位
再生水做为一种新型的非常规水源缓解了水资源紧张,保证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是如何安全、有效地利用这一水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之一,特别是河道景观再生水利用过程中的入渗对相关区地下水质影响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论文以北京市密云、怀柔和顺义交界处的潮白河、怀河上游平原区内的再生水受水区为主要研究区,采用单项组分和多项组分综合评价、建立水质监测剖面、同位素技术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再生水和地
学位
以渤海湾盆地渤东凹陷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为基础,利用构造剖面复原等方法,探讨次级洼陷结构特征与控洼断裂差异演化过程。研究认为,渤东凹陷共发育6个次级洼陷,凹陷结构由北到南表现为单断半地堑区、半地堑—地堑过渡区、不对称双断地堑区的差异变形规律。渤东凹陷发育3类(伸展、走滑、叠合)、3组(NNE向、NE向、NW向)断裂,NNE—NE向伸展断裂为主干控洼断裂,NW向伸展断裂规模小,切割洼陷,走滑断裂早期局部
期刊
番禺天然气区东南缘长期为不同构造背景下的陆架坡折带,对不同时期发育的层序结构和体系域都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陆架坡折及其控制的低位域最有利于形成非构造油气藏,因此,对于番禺天然气区东南缘陆架坡折带这一关键区域沉积层序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勘探意义。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在珠江口盆地番禺天然气区东南缘坡折带新近系珠江组-韩江组层序地层格架划分的基础上,对研究
学位
近年来地质运动活跃,地震频繁发生,一些强震对地下结构造成了强烈的破坏,而我国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地震反应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针对隧道震害损伤程度的分级和评估方法,也没有把山岭隧道纳入地震风险管理范畴,更没有建立快速有效的隧道地震风险评价系统。本文从汶川地震收集的大量山岭隧道震害资料和基础资料出发,深入研究山岭隧道震害形式、规律,多角度进行灾变机理分析,初步建立了震害数据库。基于风险
学位
国家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基层政府代表着国家的第一形象。在民政部门的主导与推动下,全国各地社工站正加快建设,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社工站作为基层服务的实践者,能够充分发挥“在场”优势,提升民政服务效能,提供更精准、精细的专业服务。但是,社工站与政府的政社关系在不同合作方式下呈现差异性互动策略,二者权力配置的差异促使其形成控制型或合作型的政社关系,不同政社关系类型下的社工站运行方式和运作效果亦有所差
学位
介绍了房建施工中地下室防水防渗构造,指出了防水防渗施工材料的选择要点。以某房屋建筑工程为例,分析了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包括底板基层防水施工、外墙防水施工、节点防水施工等,提升地下室防水质量,为落实防水防渗施工提供参考。
期刊
为了提升公路施工质量,需要对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优化与革新。基于此,首先阐述了软土路基的特征,其次分析了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可行性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处理优化策略,以期使公路施工质量达到既定标准,提升公路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期刊
防水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生产能否正常进行。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因此防水施工技术在地下室施工中显得尤为关键。文章结合实际项目从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重难点结构自防水和细部构造防水进行详细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