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地基非线性相互作用空间效应的动力学行为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pp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研究了弹塑性地基-多自由度非线性结构相互作用体系非线性耦合运动中的内共振问题,主要内容如下:一、提出了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的结构-地基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用弹塑性硬化模型来模拟土体,利用面面接触单元来模拟基础-地基之间的接触面,通过地基-基础之间非线性有限元程序的计算,得到基础的水平力和水平位移的关系以及基础的力矩和转角的关系,利用曲线拟和得到考虑基础滑移和摇摆的应力应变曲线。二、采用非对称结构的恢复力模型为双线性模型,地基则采用以上求得的非线性地基模型,建立了无质量基础的结构-地基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利用拉格朗日能量法得到了结构水平位移和扭转位移相耦合的振动方程。三、用多尺度法对上面建立的方程进行分析,得到了体系发生内共振的条件,通过算例讨论了水平刚度和扭转刚度成某一关系时的振动特性与能量传递,并且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得到了体系发生主共振时的数值解,并将其与摄动解进行了比较。四、采用多尺度法进行研究,得到了体系在强激励下产生超谐和亚谐共振的条件,分析了体系处于超谐和亚谐共振时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并且把多尺度法求得的摄动解进行了比较。五、为了全面的进行分析,采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对结构-地基相互作用体系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共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本文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研究结构-地基相互作用体系的非线性振动问题,揭示了SSI非线性耦合体系不同于线性耦合体系的主共振以及超谐和亚谐共振现象。其中充分考虑了结构和地基的非线性,并且对不同模型和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共振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论,使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为结构抗震(振)分析与结构破坏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砌体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基础建设中。而现存的砌体建筑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老旧砌体结构建造年代久远,难以满足现行的抗震规范要求;另一方面,自建砌
随着现代实验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随机振动理论在土木工程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二十年来我国在随机振动领域作出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的突破性成果,其中包括虚拟激励法。虚
本文就桥梁抗震分析中的反应谱方法和功率谱方法作比较研究。  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基于强震记录的统计分析提出一个随机地震动三维分量的相干函数模型,并推导了
二十世纪初开始的世界人口飞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应对人口的增加,人类社会的活动场所——城市,规模也迅速扩大。城市飞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突出体现为城市基础
学位
摘 要遗传算法是近些年来发展比较完善的一种全局寻优方法,鲁棒性能好,适用性强、精度高,尤其适用于损伤指标常常对损伤敏感性差、观测数据噪声大的土木工程结构的反演分析。对
  本文以合宁线铁路路基膨胀土填料改良试验工作为依托,开展了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基填料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  通过论文的研究工作不仅为宁合铁路的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预应力结构设计中,传统的计算方法是建立在楼盖轴向拉压刚度为无穷大的假定基础之上,未考虑侧限(侧向约束)对预应力传递及计算结果的影响,而事实上绝大部分超静定结构为侧
本文首先总结了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反应的整体有限元分析理论,对由两种及以上材料组成结构体系动力分析中的阻尼问题进行讨论,通过手算对比验证了MSC.Marc程序从单元层
学位
  本文对碳纤维加固连续梁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通过在连续梁跨中粘贴碳纤维加固连续梁结构的试验研究,考察了连续梁结构在受力过程中内力重分布的全过程,验证了只在跨中铺
目前,国内对于采用外贴纤维增强聚合物(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加固混凝土梁、柱的研究相对比较全面,而对纤维加固混凝土双向板的研究还不多,更不用说对纤维加固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