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PLGF、P53的表达与肝细胞性肝癌新生血管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milelily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VEGF)、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p53蛋白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的关系,初步探讨VEGF、PLGF、P53之间的联合表达与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9例HCC组织VEGF、PLGF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并与临床病理指标比较分析。结果:39例HCC中VEGF、PLGF和p53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84.62%和76.92%和79.48%; VEGF蛋白的表达主要见于肿瘤细胞的胞浆或胞膜,在肝癌中其表达也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为弥漫性或集中表达于癌巢,VEGF表达较强,但与肿瘤大小、AFP水平及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LGF蛋白的表达主要见于肿瘤细胞的胞浆或胞膜,肝细胞癌有浸润转移组的PLGF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PLGF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大小及AF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随着病理分级的增加,PLGF阳性表达率增高。P53蛋白阳性表达在细胞核内呈棕色,着色细胞大多呈片或弥漫分布,p53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值<0.05),且和HBsAg及转移倾向明显相关(P值<0.01),与AFP水平和肿瘤直径无关。HCC组织中微血管经CD34染色后呈棕色或棕褐色,阳性染色局限于血管内皮胞质及胞膜,呈弥漫性分布。39个病灶MVD平均值是50.20±13.89。经统计学分析MVD表达与病理分极、AFP高低、转移倾向及HBsAg不同而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肿瘤大小无显著差异。VEGF与PLGF在HCC中的阳性表达具有一定的关系(χ2=7.59,P=0.018,表3)。肿瘤组织VEGF阳性、阴性表达时MVD分别为52.67±13.65和37.25±5.55,差异明显(t=-3.124, P= 0.003); PLGF阳性、阴性表达时MVD平均值分别为5 1±13.77和40.36±7.60,也同样存在差异(t=2.462,P=0.046)。本组肝癌组织标本中联合表达情况表明多种因子联合表达与分化程度、AFP水平、乙肝病毒感染及转移倾向明显相关。VEGF与p53,VEGF与PLGF表达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1。经多因素分析,VEGF, p53, PLGF之间亦有非常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HCC组织中VEGF、PLGF、p53蛋白过表达.通过促进HCC肿瘤血管的生成而促进HCC的生长浸润及转移.p53和PLGF及VEGF可作为评价HCC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HCC中VEGF、PLGF表达与p53基因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受其调控。VEGF, P53, PLGF三者协同表达与HCC的恶性程度,侵袭和转移能力有关。
其他文献
科学数据服务在迅速发展,需要建立科学数据馆员制度来规范和促进其发展。在医学领域,科学数据尤为重要,相关图书馆需要重视科学数据馆员制度建设。具体表现为:医学科学数据馆
今年上半年,安阳市金属回收公司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强化服务,全力促销保供,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1~6月份,完成购进额3993万元,占年计划的120.5%;实现利润60.5万元,占年计划的107
大学生思维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释了大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创新思路及教
<正>杜晓山(1923-),江苏无锡人,第一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带教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名中医。杜晓山从1938年起拜无锡市著名针灸世家王荫堂为师,专攻
利用响应面设计试验优化灵芝孢子多糖的热水浸提工艺条件。以超临界CO2萃取过灵芝孢子油后的灵芝孢子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灵芝孢子多
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骨科、疼痛科、针灸科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灸是中医治疗KOA的特色疗法之一,具有易操作、费用低、疗
以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德钦片区2014-2017年野生动物破坏农林作物作物,伤害人、畜情况,分析白马雪山保护区野生动物肇事的危害及主要原因,并提出减少野生动物损害的对策和措施
【目的】:研究端粒单双链结合蛋白TRF1,TRF2,POT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mRNA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TRF1,TRF2,POT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展以端
目的:通过观察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 ERK1、c-Jun、c-Myc、Cyclin D1表达的影响,以及熊果酸对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生长和对胶质瘤裸鼠移植瘤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