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用植物广藿香的挥发油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广藿香为岭南首批道地药材保护品种之一,而道地药材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实践所公认。本研究首先利用CDDP和Mat K分子标记对广藿香与藿香种质进行了鉴别,并探索了喷施Me JA对广藿香有效成分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然后探索了广藿香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方法,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超声提取最佳提取条件;之后对广藿香挥发油进行了抗氧化性活性和抑菌抗虫效果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藿香和广藿香叶片表型性状和其挥发油主要成分差别明显,广藿香叶片表面有浅白色绒毛覆盖,叶片压片可以看到绒毛组织长550μm不等,大部分呈现圆锥形态,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藿香表面无绒毛覆盖,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2.筛选出18条CDDP引物对藿香种质资源有较强的辨别能力;筛选出分析17种藿香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的最适引物ERF3引物以及可以完全区分17种藿香种质资源的引物MADS-1;17个藿香种质材料之间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图将17种藿香品种聚为8类,不同产地藿香群体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表现为:河南商丘、桐柏和四川内江、乐山、成都、自贡、广西桂林所产藿香品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近,江苏南通、广西桂林、江苏宿迁、河南南阳、四川龙泉、广东广州和广东阳江的藿香品种之间亲缘关系依次渐远;3.17种藿香间Mat K基因序列变异不明显;遗传距离较近;两种建树方法(最大邻接法NJ和最小进化法ME)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本论文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广藿香进化起源较远,与其他藿香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远;4.通过广藿香组织快繁技术获得:最佳愈伤组织生长培养基激素配比为6-BA(1.5mg/L)+NAA(1.0mg/L)+2,4-D(1mg/L);最佳分化培养基激素配比为6-BA(1.0mg/L);最佳生根培养激素配比为IBA(1.0mg/L);5.50mg/L Me JA浓度处理下的植株增高最快最多,100mg/L Me JA浓度处理的广藿香植株3-12d其POD酶活性、CAT酶活性和MDA含量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100mg/L Me JA浓度处理3d的广藿香植株T-SOD活性最好;50mg/L的Me JA处理的广藿香叶片广藿香醇含量最高,达到37.07μg/m L,100mg/L的茉莉酸甲酯处理的广藿香叶片广藿香酮含量最高,达到114.21μg/m L;二龄甜菜夜蛾对50mg/L的Me JA处理12d的广藿香叶片拒食性达到18.21%;6.三种广藿香挥发油提取方法下,超声辅助提取率最高(2.6%),其次是丙酮浸提法(1.68%),水蒸气法最低(0.925%);采用响应面分析优化超声提取的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液料比5.13:1、温度45℃、时间27.51min,理论提取率2.32%,实际提取率2.28%;7.对广藿香精油进行抗氧化分析,发现其对DPPH自由基(IC50=13.5125mg/m L)、TRAP总自由基(IC50=12.3762mg/m L)和羟自由基(IC50=4.88mg/m L)具有较高的清除性,将Fe3+转化为Fe2+的能力极低(10mg/m L精油FRAP值=0.8450);广藿香精油的还原力偏低(10mg/m L还原力只有0.5961);8.广藿香精油对蜡样芽胞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3种细菌(抑菌圈>0.8cm)及对黑曲霉(抑菌率38.46%)、链格孢霉(抑菌率26.14%)这2种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尤其对金葡抑菌作用极强(抑菌圈>2.0cm),对铜绿、李斯特、志贺3种细菌和对酵母和桔青霉2种真菌基本无抑制作用;对二龄甜菜夜蛾具有极强杀虫性,6h致死率达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