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迁徙官僚家族研究——以两浙路为中心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社会,依据地缘形成各自地区的地域认同,以此形成不同的地方势力。魏晋门阀士族在唐代彻底瓦解之后,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发生怎样的改变,家族的形成与维持随之发生何种变化。本文以宋代两浙地区为考察区域,从这一区域的迁徙官僚家族研究入手,针对这一问题略作探讨。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序论。古代社会安土重迁传统之下,很多宋代官员却迁徙其他地区,家族如何融入地方、如何发展,由此提出本文研究的意义,即探讨两浙地区宋代迁徙官僚家族如何维持、发展,与地方社会的关系,迁徙背后的社会变革意义,并明确本文的研究区域、研究对象及基本方法。 第二部分,官僚家族迁徙方向与迁徙原因。通过分析迁徙家族个案,表明官僚家族迁徙趋向经济、政治、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从迁徙官僚家族迁居原因分析,也是出于获取更多的经济、文化资源而迁徙。战乱虽然是两宋之际大规模移民的主要原因,但是对于宋代迁徙官僚家族而言,却不是最主要迁徙原因。宋代两浙地区官僚家族迁徙的流向和动因,表明受科举考试影响,地方精英更加中央化,官僚家族的地方性日益淡化。 第三部分,迁徙官僚家族地位的维持。宋代迁徙官僚家族兴起和维持,主要依靠家族成员的科举成就。为了保证家族持续取得功名,官僚都重视家族子弟教育。科举和教育是家族维持的关键。为了保证家族的各种支出,多数家族注意营置田产。田产营置同样与官僚家族的地位维持有关,多数家族迁居地、田产所在地与官员任官地区重合,说明官位对购置田产有重要影响。 第四部分,迁徙官僚家族的婚姻。分析迁徙官僚家族姻的地域特征,表明两浙地区的迁徙官僚家族,能够与迁居地家族结成姻亲关系,融入迁居地社会。部分迁居官僚与原居住地家族保持联姻。再分析官僚家族婚姻对象的门弟,官僚家族倾向于选择进士出身的士人为婿,接受儒家经典教育和参加科举考试亦是择婿的重要标准。科举考试形成新的“士一庶”关系。 第五部分,迁徙官僚家族与地方社会。通过分析迁居官僚家族的社会活动,说明由于宋代官员与乡里的松散关系,导致地方势力面对以官方身份迁徙而来的家族,缺少应对能力。迁徙家族不但能够轻易得购买土地,干预地方事务;甚至取代本土家族,成为地方政治、文化的象征。前者是迁居官僚家族与地方社会的冲突,后者则是迁居官僚家族整合地方秩序的表现。 第六部分,宋代士人的籍贯观念。宋代士人籍贯观念的包含户籍意识、祖居地意识、郡望观念,是国家政治力量、地方势力、贵族意识交错在宋代士人的地域认同中的反映,是宋代社会处于从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型过程,在士人地域观念中的反映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即以乙腈+水为流动相,C18柱和紫外检测器同柱分离测定20%乐.乙酰甲乳油中的乐果和乙酰甲胺磷。结果表明,乐果和乙酰甲胺磷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522、0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它使正处于衰弱中的清王朝陷于极其被动的危困境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清政府不得不借助于地方士绅的力量,希望依靠士绅
期刊
简要本选题的意义、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相关概念做出界定。 一、中国人移入泰国的历史过程 以1855年为划分界限,分别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的因素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