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性由茱莉亚·克里斯蒂娃首次提出,它旨在解释文本之间固有的相互关系,强调文本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源于其互文本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知识体系。互文性是所有文本的基本特性。罗兰·巴特打破了传统的文本概念,将其扩展到社会文化语境之中。要全面地理解互文符号,就需要把互文符号放到社会文化的框架内,找出相应的互文指涉。随着学者在此基础上对此进行不断完善和发展,互文性已经形成了相对健全的理论体系。哈蒂姆和梅森首次将互文性理论应用于翻译领域。翻译的文本性和翻译研究的共时与历史层面和互文性有理论的重合,从而把翻译研究引入新的领域。 本文首先从内互文性和外互文性两个方面对英汉互文性的翻译进行归类研究,探讨了互文性理论和翻译研究结合的过程。本文以葛浩文译本为研究对象,从互文指涉的转换以及互文意图的实现角度对《生死疲劳》中互文性的翻译进行对比评析,以期发掘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研究的新视角。分析表明,译者应以保留源语意图为准则,通过在目的语构建相应互文语境,充分把握文化差异,实现汉英翻译的互文意图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