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国主义是民族国家永恒的话题,是各国人民民族感情最深刻的体现,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江泽民同志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爱国主义是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作为高校主旋律教育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既要继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又要将其吸纳到鲜活的时代精神当中来,以此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样的爱国主义才有时代价值。爱国主义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魂,但爱国主义情感在今天必须投射到国家、民族、疆域等具体形式和内容上来,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强调其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新时期爱国主义所具备的品质。岳飞抗金人的民族压迫和掠夺,成为南宋不屈不挠的抗金英雄,但是岳飞所抵御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与当今时代的爱国显然存在区别,就是今天的爱国主义讲的是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而不是中华大地上某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入侵或者抵抗。当代爱国主义既要继承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要与时代相结合,彰显时代的风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对传统的爱国主义的弘扬和继承,而且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主客体的强烈愿望,爱国主义本质的体现。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本文基于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爱国主义的涵义、特征、表现形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及其意义。第三部分,以大理学院为例,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大理学院学生爱国主义心理、情感、思想和行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大理学院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大理学院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第四部分,大理学院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成因分析;第五部分,进一步加强大理学院学生爱国主义。研究方法:依据本文写作的需要,笔者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社会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对学校相关部门进行访谈等)等手段。笔者认为,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立足于大理学院的实际来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笔者认为,研究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理论价值在于:一是高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输送的重要基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二是本文针对当前大理学院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展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际意义在于:一是本文立足于大理学院实际对其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本文研究大理学院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的成因,提出了改进大理学院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能为大理学院相关部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参考意见,切实提高大理学院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