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和铜表面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自组装膜的宽带和频光谱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ong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表面自组装膜(SAMs)在化学、生物和能源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运用。研究金属表面SAMs的分子取向、电子结构及分子与基底相互作用,对SAMs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宽带和频光谱(BB-SFG)是一种二阶相干非线性光谱技术,具有表界面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是界面研究的理想工具。BB-SFG光谱中包含界面组成与分子取向、基底电子结构及表面状态等重要信息。此外,振动去相位时间T2可以反映界面物种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界面SAMs的SFG光谱线型和振动去相位过程对于深入认识SAMs的表界面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APDTC)在Au和Cu表面的自组装膜(SAMs)作为模型体系,通过Au和Cu表面APDTC共振SFG谱峰线型和振动去相位时间的不同,分别对金属表面SAMs的电子结构和分子与基底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Au和Cu表面APDTC的共振SFG谱峰线型,讨论了基底表面电子结构的变化对于共振谱峰线型的影响,主要结果为:(1)在Au表面,APDTC的共振SFG谱峰为叠加在基底表面宽带谱峰之上的负峰,而Cu表面,共振SFG谱峰为正峰。拟合结果表明,在Au表面,APDTC各共振谱峰与基底的相对相位均接近π;而Cu表面,相对相位均约为0。这种线型变化是由基底绝对相位的差异造成的。(2)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APDTC/Cu样品表面发生了氧化,而APDTC/Au样品表面未被氧化。因此,BB-SFG线型的差异可能与金属基底表面氧化物引起的电子结构变化有关。Cu氧化层与Au基底的绝对相位不同,使APDTC共振SFG谱峰线型分别呈现正峰和负峰。(3)Au和Cu表面APDTC的吸附构型:APDTC均通过末端巯基进行吸附,但APDTC在Cu表面的吸附受氧化物的影响。2.通过时间分辨BB-SFG分析了 Au和Cu表面APDTC的振动去相位时间,并探究了分子与基底的相互作用对振动去相位过程的影响,主要结果为:(1)同一VIS波长下,APDTC各振动模的去相位时间T2相近,这是由于去相位过程主要取决于APDTC与基底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吡咯环上的各个C-H伸缩振动受到基底的影响很相似,没有造成T2发生明显变化。另外,去相位时间T2随波长的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2)在APDTC/Au体系中,各-CH2振动模的去相位时间T2与Au表面的电子跃迁方式有关,当主要发生sp→sp带内跃迁时,改变波长,T2均无明显变化;当发生d→sp带间跃迁时,T2均随波长的增加而增大。该结果与早期Au表面振动去相位的研究结果相符,当Au基底的电子跃迁方式发生改变时,APDTC各振动模与Au基底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最终造成振动去相位时间T2的变化。(3)在Cu表面,APDTC各-CH2振动模的去相位时间T2与Cu在sp带的态密度成正比,即态密度越大,去相位时间T2越长。本论文的研究表明,利用界面体系BB-SFG光谱线型和振动去相位时间的不同,可以分别对金属表面SAMs的电子结构和分子与基底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幽门螺杆菌是定植于胃黏膜上皮表面的一种微需氧革兰氏阴性菌,已被证实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等多种消化道疾病发病相关。近年来,关于H.pylori感染与结直肠息肉的研究相继报道,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息肉发生风险相关,也有报道认为H.pylori感染与结直肠息肉发生风险无明显相关性,因此,两者是否相关仍存争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息肉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
内地新疆高中班,简称内高班,是国家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维护民族团结的重大举措。内高班中少数民族学生约占80%,他们作为英语的三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方面困难重重。定语从句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内高班少数民族学生在三大从句中掌握程度最差的一类。本研究从定语从句的两个假设(名词短语可及性假设和难度感知假设)出发,通过汉译英测试、英译汉测试、句子合并测试、语法改错测试,辅以访谈法,将定量研究与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1,RIP1)作为细胞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的关键效应因子,能够通过其激酶活性激活下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和混合系激酶域样假激酶(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 like pseudokinase,MLKL)。缺
近来,随着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太阳光降解水污染物的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应运而生,同时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技术在设计和加工微型化和集成光电子器件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研究纳米粒子的制备、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共振特性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工作分成以下两个内容:首先,利用FDTD Solution软件首次对“站立”三角形金纳米棱柱的单体的消光谱、阵列的吸收光谱以及对应的近场电磁场分布进行了
真菌性病害是甜樱桃采后储运过程中大规模腐烂的重要原因。为有效提高甜樱桃商品化处理水平,减少采后损失,延长货架期,本研究分离鉴定了引起甜樱桃采后腐烂的主要霉菌种类,针对性地筛选出新型、安全、高效的天然保鲜剂—聚赖氨酸盐酸盐,阐明了其抑菌机理,评价了其对甜樱桃采后保鲜的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划线培养法,从采后储运、低温贮藏环境中腐烂的甜樱桃果实上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
天然气(甲烷为主)是一种高效、优质的清洁能源,但目前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0%;同时我国又是焦炭生产大国,大量附产的焦炉气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研制具有高效多功能甲烷化催化剂,通过甲烷化工艺路线可以实现把CO和CO2资源充分利用合成甲烷以及实现碳减排,是循环产业链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展现巨大的研究潜力并得到广泛关注,在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方面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制适用于CO&C
为探明谷子花生间作模式下不同施氮水平对作物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于2018、2019年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阳试验基地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置谷子花生2:2间作模式,并结合N0(0 kg·hm-2)、N1(75 kg·hm-2)、N2(150 kg·hm-2)、N3(225 kg·hm-2)4种施氮水平,研究了谷子花生间作条件下施氮量对作物干物质积累、植株性状、氮素积累、保护酶活性、光合特
海洋碳循环和海洋酸化是当今海洋研究的热点之一,总碱度(Total Alkalinity,TA)是这些研究的基础数据。原位TA测定仪器是获取高时间分辨率的TA数据的最佳手段。然而,已有的海水TA原位测定仪器性能不佳,基本无法满足现有的需求。鉴于此,本研究在本课题组前期研制的海水总碱度原位测定仪(In Situ Analyzer for seawater Total Alkalinity,ISA-TA
“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历史民族区域”的概念,同时也是我国西南、西北众多少数民族迁徙、交流、融合的重要通道。在历史上有关“藏彝走廊”区域范围的问题中,无论其如何变化,走廊的范围始终包含今羌、藏族聚居区。这就说明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状来看,羌、藏族群的存在始终是“藏彝走廊”民族文化交流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从地理空间位置来看,羌族及部分藏族聚落主要分布在走廊最北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能够帮助下肢运动功能受损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且具有效率高、康复效果可靠等优点,它的研发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患者在使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时,一般分为康复初期的被动训练阶段和康复后期的主动训练阶段,两个阶段因控制目标不同而需要制定不同的控制策略。本文以直立式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康复阶段下的步态轨迹跟踪控制策略。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建立了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