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际渡江节对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ers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34年湖北省举办第一次有组织的横渡长江活动以来,武汉的渡江节经历了 80余年的历程。武汉人亲水、乐水、喜爱江中戏水早已成为传统民间习俗。而1956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毛泽东第一次畅游长江,并写下著名的诗篇《水调歌头·游泳》,带动了更多的武汉人甚至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游泳的行列中来。随后渡江节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组织不断完善,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纷纷参与其中,使渡江节逐渐走向国际化。这个过程是渡江节由少部分人参与到更大部分人参与、由地方走向国际的过程。然而,这一节事活动虽然从“渡江节”发展成为“国际渡江节”,却依然未能走出“火不起来”的尴尬处境。武汉的渡江节有着先天的自然条件和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如果能将这一活动打造成独具历史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品牌,将对武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因此,本文探究武汉国际渡江节对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探讨了节事活动和武汉城市形象传播的研究现状,梳理了国内有关武汉城市形象传播的常见角度和和传播策略,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方法与创新之处,将渡江节作为一个节事活动,基于其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其目前所呈现出来的现状和特点,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讨它对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作用和渠道,发现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希望对武汉的城市形象建设提供有效参考。通过对武汉国际渡江节的探讨研究,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武汉国际渡江节,不仅要利用传播媒体进行活动公开,更要利用好网络新媒体,制定更加完善、系统的传播策略,实施信息全覆盖战略;不仅要利用好历史资源,更要不断创新、不断融入新的元素,使渡江节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仅要发挥地域优势,更要用全球眼光来展望渡江节,使其国际化进程稳步加快,将武汉国际渡江节打造成为独一无二、独具特色的节事活动品牌。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国家建设部曾经公布了,对绿色生态住宅的九系统作了如下规定.
影片《百鸟朝凤》于2016年5月上映。这部电影是已故的第四代导演吴天明(1939-2014)最后一部作品,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传承唢呐艺术的故事。唢呐曲《百鸟朝凤》是在葬礼上吹奏的
学位
在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中,对于相关控制措施的合理制订与实施是不容忽视的,也是提高行业内部整体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根据现代建设项目中工程造价控制的实际需求,工程造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之上。书法以其自身特有的信息载体和审美符号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扮演了重要的传播媒介的角色。随着二十世纪传播媒
对新闻媒体公信力和话语权问题的研究不但是西方新闻传播学界研究的重点,也是我国学术界近年来讨论的热点。虽然国内外学界关于新闻媒体公信力和话语权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之多
佛塔,亦称宝塔,是佛教的象征.遍布我国南北东西的上万座佛塔,是古代高层建筑的代表.其用料之精良、结构之巧妙、技艺之高超、类型之丰富,远远超出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笔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