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帽罩热气防冰试验研究与三维数值模拟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sh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机穿过含有过冷水滴的云层时,飞机的机翼、尾翼、风挡等部件以及发动机进口会发生结冰现象,对飞行安全构成威胁。热气防冰是一种高效的防冰手段,目前,国内外主要针对简单的翼型开展了大量的防冰试验和数值研究,对于发动机进口部件,尤其是旋转部件,相关的防冰研究很少。由此,本文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发动机进口旋转帽罩的热气防冰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课题组自主开发的适用于旋转部件的、考虑水膜流动和传热的三维防冰数学模型、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在此基础上,建立发动机进口旋转帽罩的三维防冰计算模型,采用已有的防冰计算程序,在三种结冰条件下对旋转帽罩开展包含内部热气流场的防冰设计计算,获得每种结冰条件下帽罩表面完全蒸发防冰与不完全蒸发防冰对应的热气流量和温度,即旋转帽罩热气防冰试验的设计工况。防冰设计计算结果表明,旋转帽罩整个锥面均为过冷水滴撞击区域,锥尖处水收集系数最高,往下游水收集系数逐渐减小。帽罩防冰表面温度呈轴对称分布,过冷水滴撞击后表面温度明显降低,沿流向防冰表面温度先略上升后显著下降。然后,本文设计并加工了旋转帽罩试验件以及配套的防冰试验装置,根据上述防冰设计计算的结果,在三种结冰条件下,开展不同热气进气条件的旋转帽罩热气防冰冰风洞试验。试验中采用经标定的红外热像仪测量旋转帽罩表面的防冰温度,采用高速相机记录旋转帽罩表面的水膜流动。试验结果表明,达到稳定后旋转帽罩防冰表面的温度沿母线先略微上升后明显下降,温度峰值出现在驻点略下游的位置。当结冰条件不变而热气流量和温度增大时,喷雾前后旋转帽罩表面降温幅度增大,且锥尖区域的降温幅度相对尾部较大。液态水含量较小(0.5g/m~3)时帽罩前部为无水膜的完全蒸发防冰区,随着液态水含量的增大,帽罩防冰表面全部被水膜覆盖。最后,本文针对旋转帽罩建立不包含其内部热气流场的防冰计算模型,以试验测得的喷雾前帽罩表面温度作为防冰热边界条件,采用课题组已有的防冰程序进行上述冰风洞试验条件下的三维防冰数值验证计算,对比分析每个工况下喷雾后旋转帽罩防冰表面温度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三维防冰计算程序的表面温度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很好,在所有试验工况的每个测点上,两者之间的误差都小于5℃,由此验证了课题组开发的考虑水膜流动、传热的三维防冰计算程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其他文献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应用在大涡模拟计算中产生进口湍流条件的方法。这是Jarrin等人合成涡一种变形,称做离散波叠加方法。合成涡由雷诺应力张量的Cholesky分解的二阶矩来添加随机速度信号,信号由具有规定几何形状和随机符号和位置的湍流结构叠加而成。该方法对随机信号的定义进行了修正,使其可以分为几种模式,具有不同的时间、长度和速度尺度,也具有不同的涡度,中心思想是更真实地再现在湍流流动壁面法线方向上的尺
学位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实施全面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研究中抽取的68例胆结石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34例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对比两种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和79.41%,前者高于后者,组间数据以P<0.05为差异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2)
期刊
地面涡不仅会造成航空发动机进气道流场畸变,降低发动机失速及喘振裕度,还会将杂物卷入发动机内,严重影响飞行安全。为了能在地面试车台上考核地面涡吸入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于模拟地面涡的旋流发生器,通过调节旋流发生器参数模拟出与逆风条件下地面涡流场较为接近的旋流,以显著降低试验成本及对大型风洞试验条件的依赖。论文首先针对缩比短舱模型开展了侧风、逆风条件下地面涡流场的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
学位
尽管各种先进的低污染燃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碳黑颗粒的产生及排放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仍不可避免。由此可见,精确模拟燃烧室内碳黑颗粒的辐射特性对于燃烧实验工况的设计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影响碳黑颗粒辐射特性的众多因素中,其几何形态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以碳黑颗粒的几何特征参数为对象,对颗粒的辐射反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介绍了碳黑颗粒分形聚集理论,
学位
折流燃烧室作为涡轴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具有流动不对称、对尺寸效应敏感、流场结构复杂等特点。本文对折流燃烧室火焰筒上主燃孔数目以及排布方式、进气斗面积以及掺混孔数目设计了不同结构方案,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了不同进气孔参数下折流燃烧室性能的变化规律。主要得到的研究结论有:1.掌握了不同主燃孔结构下对折流燃烧室流场与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发现主燃孔的存在对折流燃烧室的性能影响较大。折
学位
锂电池因其能量比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其快速、方便的充电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无线充电方式是实现锂电池方便充电的重要手段,在锂电池充电应用中得到快速推广,锂电池无线快速充电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盲目地通过加大充电电流来实现锂电池无线快速充电,将可能导致锂电池寿命减少甚至发生自燃等事故。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锂电池无线快速充电系统,以实现对锂电池安全、快速和方便的
学位
本文以抑制叶栅叶根泄漏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带有射流结构的篦齿结构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有无射流作用下的篦齿内部的流动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带有篦齿结构的叶栅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叶栅通道内部及篦齿容腔内部的流动结构。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引气射流的新方案,发现在压力面角区和叶栅通道下壁面开引气口引气用于射流能够有效抑制叶根泄漏从而降低叶栅出口截面总压损失。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射流抑制篦齿泄漏流的主要机制是以较
学位
旋转管内液膜流动沸腾传热效率高,利用旋转液膜流动沸腾传热可以实现旋转部件中热量的高效传输,对于旋转设备的热管理是一种良好的选择。由于现在对旋转管内的液膜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的认识还不够清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为研究关键因素对旋转液膜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描述旋转液膜流动沸腾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开展了三维数值仿真。通过可视化实验进行了模型的准确性验证。本文分析并总结
学位
随着航天运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RLV)凭借其安全性、低成本、自主性成为当今飞行器中的翘楚。本文围绕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能量管理段的轨迹设计方面问题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准确地描述飞行器返回段的动力学效应,建立了基于动压和高度的质点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基于动压-高度剖面的轨迹生成方法与基于迎角迭代的轨迹生成方法,生成
学位
本文以加力/冲压燃烧室纵向隔热屏冷却技术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开展波纹型面结构对近壁流场和冷效的影响研究,同时探讨型面结构和开孔的布局结合对隔热屏流动和冷效的影响,获得更高冷效的纵向波纹隔热屏方案,为加力/冲压燃烧室纵向波纹隔热屏的设计提供参考。首先,针对某型纵向波纹隔热屏基本型面和开孔布局,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正弦型纵向波纹隔热屏流动特性和换热特性的研究,获得流量分配以及压力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