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隔缺血预适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保护机制的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uian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适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保护机制。
  方法:选取2019年03月-2019年11月于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间在48小时以内的前循环脑梗死:NIHSS评分在4-15分(包括4分和15分);年龄18-80岁;自愿加入本研究。同时排除:病情加重者、上肢有其他损伤、近期患过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锁骨下动脉及上肢动脉严重狭窄、心脏相关疾病、严重高血压、其他严重疾病(如肺炎等炎性疾病)、近期手术者。将患者随机分为RIPC组及对照组,RIPC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侧上肢缺血预处理,即使用缺血适应仪对患者健侧上肢加压200mmHg或高于其正常血压30mmHg,使其缺血5分钟/再灌注5分钟为1个循环,4个循环为一组,每天2组,连续7天,而对照组除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外,使用缺血适应仪对患者健侧上肢加压60mmHg,治疗时间及周期同上。分别收集RIPC处理后的24小时和第7天这两个时间点的血清,置于肝素抗凝管中,离心后于冷冻库中保存,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6、MMP-9及VEGF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评估患者入院时和入院7天后的NIHSS评分及出院后3个月的mRS评分以了解其恢复程度。
  结果:(1)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及mR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mRS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RIPC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
  (2)相对于对照组而言,RIPC可下调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的水平(P<0.05),而IL-6的水平随时间未见明显变化趋势(P>0.05)。
  (3)相对于对照组而言,RIPC可以上调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同时可下调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的水平。
  结论:1、远隔缺血预适应应用于临床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2、远隔缺血预适应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3、远隔缺血预适应可能通过下调IL-1β、MMP-9及上调VEGF的含量来达到神经保护的目的。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在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方法:按照入排标准(详见正文)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CHF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患者及家属
期刊
学位
期刊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体内激素指标变化与癌变间的相关性,对比分析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雌激素、孕激素、甲状腺组织免疫组化(ER、PR、HER2表达)与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雌激素、孕激素甲状腺癌灶及颈淋巴结组织免疫组化(ER、PR、HER2表达),通过分析以上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为桥本甲状腺炎是否进一步发展癌变提供一个线索或依据。  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
学位
目的:探索肠梗阻导管联合中药注入及灌肠在非绞窄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疝外科就诊的患者,根据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符合入组要求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1组和治疗组2组,共三个组别。三个组别含有共同的常规治疗措施,包括肠外营养、常规禁食,并进行补液以改善酸碱失衡和纠正水、电解质、抗感染和解痉治疗措施。对照组(胃管组):
目的:探讨安珂微创旋切治疗组在肉芽肿性乳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在乳腺外形上与传统的手术相比是否具有优越性、以及是否可以推广至临床应用。  方法:收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胸甲乳外科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病理组织活检确诊的56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一组均为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部分,两组的一般治疗方法相同,一般治疗后,实验组行安珂微创旋切治疗共30例患者,对照组行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