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种学术乱象被频繁曝光,大众纷纷指责学术造假、抄袭、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多种学术期刊也频频探讨学术规范的问题。很多人批评一些学术期刊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而放弃刊物的宗旨和学术操守:买卖版面;以合作的名义刊发一些学术水平很低的文章;为了多发文章随意的增加版面;有些刊物随意缩短出版周期等。规范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的出版显得尤为迫切。而那些办刊历史悠久、学术水平较高的期刊,是众多办刊人学习的榜样,其丰富的办刊经验和经过岁月打磨的学术品质可以为当下刊物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和方法指导。《文学遗产》创刊已有六十多年,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刊物,刊物的办刊精神和经验已成为宝贵的遗产,可以为当下期刊的发展提供养分。创刊六十多年来,《文学遗产》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创刊时期,1954年《文学遗产》作为《光明日报》的副刊正式创刊,是当时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第一份专业性学术刊物。二是停刊时期,由于时代原因,1963年由当时文学所主办的《文学遗产》被迫停刊,编辑部随之解散,《文学遗产》的发展跌入谷底。三是复刊后独立出版时期,也是刊物快速发展、走向成熟的时期。复刊之后的《文学遗产》以杂志的形式独立出版,版面更多,可以刊发更多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学界的影响力也不断提高。《文学遗产》创刊六十多年以来,其出版方针一脉相承,指引着刊物不断进步:一是刊物时刻把服务古典文学的宗旨放在第一位;二是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将刊物打造成一份专业性的学术期刊;三是时刻秉持科学做研究的学术态度。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文学遗产》形成了不同的编辑特色。副刊时期《文学遗产》的编辑特色有:非常重视青年学者的学术成果,帮助青年学者做好研究;提倡学术创新;提倡严谨的文风。复刊之后的《文学遗产》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呈现了与之前不一样的编辑特色:提倡学术研究无禁区;注重学术质量,严守学术规范;关注研究热点,引领学术风向;朴实的装帧设计。另一方面,《文学遗产》取得如此的学术地位,与其很重视编辑和作者队伍建设分不开。《文学遗产》的每一位编辑,都是术业有专攻,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同时,编辑人员敬业负责,认真工作,有着较高的职业素养;为了扩大编辑队伍和提高刊物的编辑水平,《文学遗产》聘请专家学者担任刊物的编委。在作者队伍建设方面,《文学遗产》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大力培养新生力量;注重与作者互动;建立通讯员制度,扩大作者队伍;组织优秀论文奖,吸引和鼓励优秀作者。当然,作者队伍水平的提高也倒逼编辑队伍提高水平,编辑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作者水平的提高。在取得学术成就的同时,当下的《文学遗产》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文学遗产》要不要进入市场,如何做好市场;数字阅读时代,如何更好地推动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如何完善学术期刊评价、确立《文学遗产》网络版学术地位等。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学术期刊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文学遗产》编辑部及广大学术期刊应认真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