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是一套非常重要的页岩气储层,已成为中国页岩气突破的重点层系,且随着评价工作的不断深入,该层系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的研究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盐源盆地地处康滇古陆西侧,为页岩气地质调查空白区,所以本文通过对盐源盆地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及系统的样品采集分析,对该区龙马溪组黑色泥页岩样品进行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等实验分析测试,通过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等总结,归纳了影响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的控制因素,为后期页岩气勘探工作提供一定基础。取得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盐源盆地数条出露于地表的龙马溪组剖面的岩性组合、沉积特征的观察,总结出盐源盆地龙马溪组主要发育泥质深水陆棚、泥质浅水陆棚、砂泥质浅水陆棚、灰泥质浅水陆棚等沉积类型,以泥质深水陆棚和泥质浅水陆棚为主。大体摸清了区域内龙马溪组展布特征,由西向东龙马溪组厚度逐渐减薄。通过对研究区稗子田剖面和李子河剖面岩性、矿物、元素地球化学、机地球化学数据数据的分析可知,稗子田剖面及李子河剖面龙马溪组主要矿物为石英和粘土矿物,粘土矿物中以伊利石为主。脆性矿物含量较高,约占总体的60%-90%,有利于产生裂缝和压裂改造。储层中富含有机质,有机碳含量(TOC)较高,富有机质段大于30米(TOC>2段)有机质成熟度Ro较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以Ⅰ型为主,说明研究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较好,,厚度较大,具有较好的资源潜力。研究区龙马溪组硅质含量高,为非纯硅质岩,有较多的陆源碎屑硅,硅质岩的主要为生物成因,同时受到低中度热水影响,且稗子田地区受到热水影响较李子河更大一些。生物成因的页岩常富含有机质,上升洋流可以以热海水的形式将营养元素从海洋底部带到表层,为表面有机质的富集提供养分,这两种作用均有利于生物保存和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结合大地构造背景,利用化学元素比值及相关图解分析可知研究区物源区曾受到低中度风化,母岩为中酸性混合成因,主要沉积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研究区龙马溪期气候总体较为温湿,越到晚期越干旱,沉积水体为低能还原硫化的深水陆棚环境,且受到上升洋流影响沉积了同大量深海沉积物。稗子田水体较李子河水体深,这一点通过微量元素的富集状态也可得到证实。古水体盐度低到中等,且盐度跨度范围较大,推测源区水体分层,上层水体因陆源物质的不断注入而略有淡化,而下层海水因为静水还原而盐度略高。研究区龙马溪组古生产力较高,较高的古生产力可提供大量的有机物,是形成富有机质烃源岩的重要因素。沉积环境各种参数出现较好的相关性,但是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又出现多变性,可以看出各参数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制约的,因此在用化学元素标识沉积环境时要格外谨慎,多种因素制约考量。沉积环境对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的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古生产力、还原环境、水体盐度、沉降速率、以及海平面升降都与TOC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特别是水体的还原性与古生产力与TOC关系更为密切。环境的氧化还原性会影响有机质的保存,而古生产力表征在特定环境下有机物的勃发,为形成富有机质烃源岩提供丰富的有机质。所以本文认为沉积环境对富有机质烃源岩的控制作用中古生产力、水体的氧化还原性、古盐度以及沉降速率都为重要的控制因素,应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