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于上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在外科手术和/或放疗等局部区域治疗之前应用,已成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新趋势,同时逐渐应用于早期乳腺癌。乳腺癌NAC对ER、PR、C-erbB2、p53和Ki67这些生物学标志物表达的影响目前仍然没有明确的结论。本文通过对本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NAC对ER、C-erbB2、p53和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初治乳腺癌患者64例,接受CEF方案或T方案新辅助化疗。NAC前后采用乳腺彩超测量肿瘤最大径及垂直径,以此来评价新辅助化疗的疗效。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AC前后ER、PR、C-erbB2、p53和Ki67的表达。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C-erbB2表达为阳性者的HER-2基因扩增水平。结果NAC的有效率为74.6%。与新辅助化疗前相比,化疗后ER、p53表达发生改变的分别为13例、9例,这种表达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PR和Ki67表达发生改变的分别为15例、18例,前后表达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C-erbB2表达发生改变的为7例,这种表达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乳腺癌的NAC具有消除全身微转移灶、提高无病生存率、降低乳腺癌的分期、减少手术范围、增加保乳手术的几率和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等特点,同时也提供了评价活体对肿瘤药物敏感性的机会。NAC前后ER的表达改变没有统计学意义,而PR在新辅助化疗后阳性率升高,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些个体病例的改变可能是治疗过程中药物诱导了增殖的肿瘤细胞重新表达激素受体。而PR在新辅助化疗后阳性率升高,可能是由于治疗期间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克隆所致。激素受体阳性或者阴性的细胞选择性存活。激素受体阴性的细胞可能对化疗更加敏感,所以化疗期间,阳性的细胞得以存活,造成了化疗后的阳性率升高。新辅助化疗前后HER-2的表达状态均没有改变。这是由于在肿瘤的起源中,HER-2过表达和基因扩增的改变比较晚,所以在肿瘤的转移和化疗过程中HER-2仍然保持不变。NAC前后P53的表达状态的改变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阳性率有所降低。NAC后Ki67的表达下降,这与瘤体缩小及周期中癌细胞的数量减少有关,其在残留癌细胞中的表达下降情况对无病生存率是一个较好的预见指标。结论新辅助化疗对p53的表达没有影响,可以提高乳腺癌PR表达的阳性率,降低Ki67的表达水平。若C-erbB2表达阳性,需用FISH进一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