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工同曲论“夕阳”——琵琶与钢琴演奏的《夕阳箫鼓》美学比较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bianhongyaog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夕阳箫鼓》是我国琵琶古曲。它那优美、淡雅的旋律深得古代文人的喜爱,与我国古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曲几易其名无不源于古代名诗;多次变化的小标题精致、文雅,具有浓浓的文人易趣。   汉朝时期,琵琶从胡地传入中原,逐渐与汉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民族乐器的代表。十八世纪,钢琴产生于欧洲,经过大约一百年的发展、完善,最终成为欧洲“乐器之王”。鸦片战争后,钢琴作为商品被欧洲商入销售到中国。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展开,钢琴逐渐在我国发展、繁荣起来。钢琴有着宏大的音量、立体的音色和善奏和声的特点,它遵循十二平均律,以半音为音高的最小单位。琵琶与钢琴分属于中西两个文化圈。两种文化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因此,其艺术审美也强调“和”、“合”。欧洲文化强调“数字”、“几何”,其艺术审美也以严谨、科学、立体为准则。产生于这两种不同文化环境的琵琶与钢琴,从制作材料到制作技术,再到乐器形制,音色、音域特点等,无不渗透着其母文化的哲学思想。由此可想,这两种乐器分别演奏我国古曲《夕阳箫鼓》,在中国听众的审美心理中,一定有不同感受。   琵琶和钢琴都是弦鸣乐器。但琵琶善奏的、能够体现中国传统音乐特点的滑音、非半音(包括四分之一音、四分之三音)都不能在以半音为音高最小单位的钢琴上实现。与钢琴相比,琵琶演奏的多种技术和方法使得音响的音色变化十分丰富。然而,钢琴宏大的音量、宽广的音域、和声的运用、机械的半音单位,与琵琶中和的音量、音域,质感的音色相比,多了立体感、真实感,少了写意感、个性感、人琴合一感。因此,由两种乐器分别演奏《夕阳箫鼓》,各具特色。琵琶的演奏似水墨画,更具我国传统音乐美和古代文人易趣;而钢琴演奏更像油画、甚至照片,更具真实感和现代感。   用钢琴演奏中国传统音乐,是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产物。如果站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立场说,钢琴与中国传统音乐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个鸿沟就是中西截然不同的文化与审美。因而让习惯于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听众听起来显得意蕴不够。但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发展,音乐文化也不例外。我们站在中西音乐文化交融的立场看,以《夕阳箫鼓》为代表的中国风格钢琴曲,为中国听众增加了新鲜的音乐美感,促进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人文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载体。 美国建筑学家伊利尔·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他还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
期刊
期刊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福照》(青田石雕)著者:陈墨出版:江苏美术出版社版次:2013年8月第1版定价:128.00元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县,当地艺人用其雕刻工艺品,故称“青田石雕”。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