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输送管道阴极保护改进措施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hiqia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稠油由于具有密度高、粘度大、流动性较差等特点,大多采取加热输送的方式,为了减少热损失,管道外通常包覆有防腐保温层,其复杂的防腐保温结构会对外加阴极保护电流产生明显的屏蔽作用,这对牺牲阳极材料与阴极保护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基于分子动力学和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计算方法,结合高温电化学特性测试,对不同铝合金牺牲阳极材料进行筛选,最终通过牺牲阳极装置设计及现场应用效果评价,分析其在稠油输送管道腐蚀防护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Ti,B,Ce合金元素的Al-Zn-In系五种新型牺牲阳极中,具有面心立方晶胞的5#铝合金牺牲阳极材料(Al Zn In Fe Si Cu Ti BCe)形成能较负(-63.6257 e V/atom),且与H2O、H3O+、OH-、CO32-、HCO3-、Cl-及SO42-的吸附能较高,其分别为0.7792e V、3.9446e V、5.501e V、87.303e V、65.0270e V、4.4195e V及7.9241e V;在模拟高温管输温度条件下(80℃),5#铝合金牺牲阳极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仅为42.64μA/cm2),电流效率则高达89.41%,且未出现明显局部腐蚀。基于管道材质(TS/52K)的极化曲线与不同阴极保护电位下的挂片腐蚀速率测试,施加-1.05V(SCE)阴保电位,挂片腐蚀速率均低于0.01mm/a,且5#铝合金牺牲阳极在80℃条件下的工作电位负于-1.05V(SCE)的有效阴极保护电位,管道材质腐蚀速率下降了99.6%。设计改进的瓦片式铝合金牺牲阳极,可以安装在保温管道的补口位置,现场测量的阴极保护电位为-1.033V(SCE,72℃),保护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我国油藏存储类型复杂多样,各层间非均匀性严重,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化,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勘探开发的高含水率期,为提高油田开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智能分层注采技术应运而生。在油田实际测井作业中,由于单芯电缆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护方便且数据通过性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井地间通信的载体。在智能井分层注采过程中,单芯钢管电缆不仅要为井下仪器供电,还要作为井下储层监测信息与地面控制命令数据交互的载体。本文介绍
近年来,在油气资源开采过程中,套管损伤造成众多油气井井筒报废,关井停产,严重影响油田采收率。瞬变电磁套管损伤检测技术因其瞬态脉冲响应的时间域扩散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油气井套损检测领域,可及时检查套管的损伤情况,为管柱的整修提供真实有力的依据。但是,井下瞬变电磁阵列探测系统运动测量方式会影响探测性能,论文以瞬变电磁探测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了瞬变电磁阵列探测系统运动补偿方法。本文首先基于瞬变电磁套管损
在油井分层注水的测调过程中,为了解决测调仪器使用传统电池组方式供电的两大弊端:高温下的不稳定性与需要定期取出,而对井下自发电电机做了深入研究。结合设计要求与其他涡轮发电机的优点,设计了一种使用注水井注井液流体动能发电的涡轮发电机,结构简单紧凑适用于狭小的偏心通道,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具有稳定性,实现注水测调一体化、智能化,利于油田增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现有的技术成熟的涡轮发电机
在高阻淡水层或低阻油层的情况下,介电常数比电阻率/电导率更能有效识别储层流体,尤其是区分油水层、判断水淹层,进行孔隙流体及岩石骨架分析,介电测井是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针对斯伦贝谢公司新一代Dielectric Scanner测井仪,仿真优化该仪器的天线振子尺寸结构,确定天线材料属性,数值计算研究仪器测井响应特性,为国产宽频介电测井仪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介
在石油泄漏、井喷等事故发生时,快速准确的定位救援井与事故井的空间位置和方位,是及时处理事故井的关键。但常规的电磁测距方法无法同时兼顾探测深度与探测作业时间。本文将随钻冲激声源深探测技术引入事故井救援探测领域,提出一种可以在70m以上距离精确定位事故井空间位置的随钻测量方法,指导救援井与事故井的快速连通,及时控制事故井,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文章首先介绍了救援井三种井眼轨迹设计方法的适用环境和优缺点,
研究区L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研究区主力开发层系。本文通过基础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地质录井资料、物性化验分析资料对研究区主要发育沉积微相、砂体平面展布、成岩作用、储层物性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储层物性解释模型,并对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L区长6油层组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翼、分流间湾微相。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
随着对油气资源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领域的热点方向正在向致密层和深层靠拢。裂缝常发育于碳酸盐岩、火成岩、砂岩等致密岩性地层中。裂缝不仅可以储集油气,还提供了通到未开采油层的渗透性通道。等离子体冲激声源作为一种频谱覆盖宽、可重复频率高、安全性好的大功率脉冲声源,其产生的脉冲声压级远远高于目前测井所用声源。本文利用等离子体冲激声源来探测裂缝储层,解决了现有声波测井方法探测深度有限的问题。本文首先从随钻井
套管开窗侧钻通过在老井套管的某一特定深度开窗侧钻出新井眼,利用原井套管、地面设施等资源,可避免钻新井的重复投资,提高油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然而,相较普通井身结构,套管侧钻开窗井经过长时间开发后更容易出现套管损伤、管外窜槽、出砂等问题,且修复治理难度更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瞬变电磁偏心阵列的套管开窗侧钻井完整性检测方法。本文在瞬变电磁法偏心探测模型与磁场分布特性的基础上,推导了偏心探头
海洋管道作为海上油气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泄露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环境灾难。但海底管道在铺设及服役过程中,由于苛刻复杂的外部环境,可能导致钢管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屈曲,甚至断裂。因此,系统掌握海管用大变形钢管的变形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意义。本文以L485大应变厚壁大管径深水海底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逆向仿真技术和数值计算结合的方法,主要研究了材料形变强化能力、应变时效条件,钢管几何外
在海洋或陆地平台钻井过程中,当作业井失控、常规救援措施难以有效实施时,救援井是控制井喷事故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中,救援井与事故井相对位置的精确探测是实施救援的关键。论文以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定位优化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救援井瞬变电磁井下探测系统,基于瞬变电磁探测原理,建立了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模型,分析了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定位的理论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救援井瞬变电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