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人工林生态化学计算特征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sk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特有的珍贵树种,具有优异的材质和独特的经济价值。随着大面积红松人工林的营造,一些弊端显露出来,如人工林树种单一、稳定性差、地力下降、生产力降低等。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的水曲柳红松混交林、胡桃楸红松混交林、黄檗红松混交林以及红松纯林这4种类型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植物叶片、枯落物以及土壤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季节动态,对比红松纯林与其余3个混交林各组分C、N、P含量的差异,结合国内及全球范围内的植物叶片、枯落物、土壤化学计量比的研究结果,判断红松人工林的养分限制元素。为红松人工林的科学经营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4种类型红松人工林的植物叶片、枯落物和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在整个生长季5~9月均发生一定的变化,且月份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然而,各林型间并无明显一致的变化趋势。  (2)各林型有机碳、全氮含量均表现为叶片>枯落物>土壤;全磷含量在除了水曲柳红松混交林外的其它3个林型中均表现为叶片>土壤>枯落物;C:N、C:P、N:P都分别受两种元素的影响,因此在4个林型中并无一致的变化规律。  (3)红松纯林与其余3个混交林进行比较发现,红松人工林纯林的红松针叶、枯落物和土壤的N、P含量整体上低于混交林。红松纯林的红松针叶C:N仅比黄檗红松混交林小,C:P比3个混交林都小,N:P比3个混交林都大;红松纯林枯落物C:N、C:P、N:P皆比3个混交林大;红松纯林土壤C:P、N:P皆比3个混交林小。  (4)综合来看,胡桃楸红松混交林的土壤具有高的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0~10 cm、10~20 cm、20~30 cm三层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含量最大的都是胡桃楸红松混交林。其三层土壤全磷含量仅略低于黄檗红松混交林。  (5)此次研究中,各林型植物叶片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全球水平(464 g·kg-1),全磷含量基本高于全国水平(1.46 g·kg-1),只有全氮含量均低于全球(20.6 g·kg-1)和全国水平(20.2 g·kg-1),并且各林型植物叶片N:P均小于14,因此该研究区内红松人工林的生长主要受N限制。可通过添加适量的氮肥来改变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从而使养分得到充分利用,减少养分流失,提高红松人工林的生产力。
其他文献
烟台翠雀(Delphiniumchefoense)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翠雀属(Delphinium)植物,其叶形优美,花色艳丽,花形奇特,盛开时似群燕飞舞,极富美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山东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
一、项目概述园区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功能是辅助保卫系统对于整个园区域内外的现场实况进行监视。它使管理人员在监控中心能观察到整个区域内外所有重要地点的情况,为各种设备
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严重,研究不同土体构型红壤入渗特征及适用预报模型对红壤区水土保持防治及保墒保水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究不同土体构型红壤入渗特征,本文以第四纪红粘土
本文以豫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豫北平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地质环境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的综合分析,明确了导致该地区地下水资源污染的因素,分析发现,豫北平原
中国水土流失有序治理以来,水土流失现状以及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在水土保持技术效益评价、适宜性评价等方面也有相关研究,但对水土保持技术评价,仍存在评价指标、模型以及
本研究以结缕草、假俭草、钝叶草三种暖季型草坪草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低温处理与自然降温相结合的方式,对三种草坪草进行了抗寒性研究,通过对三种草坪草外观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
本研究以益阳市百竹园的粉单竹为材料,研究不同竹丛的粉单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学特性,对比各竹丛的粉单竹在形态学和生理上的差异,并提出了粉单竹在园林上的应用建议,为粉单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管理的国网重点科技项目“OPGW安全运维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了行业专家的技术成果验收。“OPGW安全运维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科技项目由中国电力科
后胸叉骨是昆虫胸部的内骨骼,是重要的肌肉联结点,在昆虫运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结构在鞘翅目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重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由于其在低级阶元间的差异较小
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情况有了较大改变,导致原有的土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西峡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的上游核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