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食品安全和天然活性的油茶籽油生产工艺优化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zhendong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研究热榨、冷榨、浸出、水酶法和不同精炼工序对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影响,探索了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冷榨和水酶法毛油无需精炼即可使其中的苯并(a)芘含量达到安全要求;导致传统热榨-浸出制油工艺中油脂的苯并(a)芘超标的主要原因是高温;碱炼工序会促进苯并(a)芘含量大量增加,高温脱臭工序也会提高苯并(a)芘,而脱色、冬化工序可以降低油脂中的苯并(a)芘。因此,在油茶籽油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高温条件;毛油精炼工艺中应采取脱色和冬化工序,同时应控制碱炼与脱臭工艺条件,使油茶籽油得到适度精炼,以确保其食品质量安全。从不同制油方法及毛油不同精炼工序的角度分析了工艺对油茶籽油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榨工艺制得的油茶籽毛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含量最高(87.92%),其次是水酶法工艺(87.83%)。精炼工序对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冷榨工艺得到的油茶籽毛油中VE总含量高达213.70mg/Kg,水酶法毛油达到204.45mg/Kg,均显著高于其它工艺(P<0.05)。冷榨工艺毛油中角鲨烯含量高达113.71mg/Kg,水酶法毛油为114.37mg/Kg,均略高于热榨工艺(P>0.05),显著高于其它工艺(P<0.05)。毛油精炼过程中,VE和角鲨烯含量大量损失。碱炼和脱臭工序是影响油茶籽油营养品质的主要环节。通过研究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加热时间下油茶籽油的营养品质的变化,发现高温和长时间加热会导致不饱和脂肪酸、VE和角鲨烯均大量损失。因此,在油茶籽油加工及烹饪过程中,应掌握好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以保留油茶籽油中的微量营养成分,避免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产生。根据Box-Behnke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提油率为响应值,考察料液比、酶解p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因素对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2.62%(蛋白酶:纤维素酶=4:1),酶解温度52.1℃,料液比1:5.58,酶解pH6.47,超声时间20min,加热预处理90℃、20min,酶解时间5h。在此条件下,提油率高达82.99%,蛋白水解率高达90.35%。该工艺制备的油茶籽油无需精炼,各项指标均已符合一级压榨茶油的标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27%,VE含量为204.45mg/Kg,角鲨烯含量为114.37mg/Kg,超声辅助水酶法工艺在提取过程中完好地保留了营养活性成分。
其他文献
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的实现需要省内各州市的共同努力。通过对曲靖市的SWOT分析,我们将其定位于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制造业中心、链接印度洋与内地的桥头堡能源保障基地、中西部
加氢换热器中经常使用螺纹锁紧环密封,由于其结构中连接件间的接触以及垫片的非线性性质难以采用常规计算,文章借助ANSYS软件强大的非线性分析功能对螺纹锁紧环密封结构进行
以湘西八月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果皮中的总多酚。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用响应面优化法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固液比对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
相对于太赫兹波发射源及探测器的快速发展,太赫兹波段功能器件的发展比较缓慢。很多器件的研究仅停留在设计阶段,而少数加工出来的样品,其测量得到的特性不够理想,或者是加工
"追问"就是在第一次提出问题后,教师发现学生的回答还比较粗浅,思维还不够深入时,对所提问题的二次提问甚至三次、四次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巧妙追问,激发学
中国证券市场十二年,经历了初创、高速发展和全面规范、稳步推进和制度创新这三阶段。这同时也是市场发展、法制建设、理论观念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过程。展望未来,我们还需在完
目的探讨大鼠对氯基丙氨酸(PCPA)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大鼠额叶皮质神经元线粒体形态功能的变化。方法 3月龄大鼠进行造模,分别观察PCPA腹腔注射后1、2、3、4 d额叶皮质神经元线
《嘉陵江上》是作曲家贺绿汀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从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入手,浅析作品的创作特征,以便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嘉陵江上》的创作特点以及艺术感染力,让更多的人更加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独立学院只有依托母体学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文章以南京医科大学康
本文依据北京城郊游憩机会谱,选择5个典型森林游憩环境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探讨了北京典型森林游憩环境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然后采用相对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