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循证实践在社区矫正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4266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3年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地区在吸取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矫正模式,如“北京模式”、“上海模式”等。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目前学者多从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随着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对社区矫正进行的研究也日益丰富起来,这些都为进一步研究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十几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上海市司法部门为促进社区矫正的发展,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逐步将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方法应用到社区矫正中,目的是解决社区矫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矫正对象被动矫正、矫正管理粗放、矫正方法单一、矫正资源调动不充分等。本研究建立在笔者专业实习的基础上,以上海市某司法所为例,通过研究上海市社区矫正现状,发现在矫正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上述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将社会工作循证实践的方法引入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期望用这一科学的方法对我国当前社区矫正的实际工作进行指导。在社区矫正中引入循证实践的方法,就是由研究者、社区矫正工作者、矫正对象、管理者四方主体协同合作,在循证实践的框架下,依据最佳研究证据,制订和实施符合矫正对象意愿的社区矫正方案的过程。在“以证据为本”的循证社区矫正中,矫正方案的制订更加科学化、矫正关系趋于平等化、矫正方法愈加多元化,有助于改善社区矫正效果,最大限度降低再犯率。本文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首先分析循证实践的源起、内涵、科学理念和实践框架,再结合当前矫正工作实际,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从矫正工作人员的专业方面、理论建设方面以及政策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并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循证社区矫正本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内容及路径,以吸引更多社区矫正研究者和工作者加强对循证实践的研究,使循证社区矫正在我国扎实稳进地推展开来,以彰显其独特的魅力。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不断增加。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的同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也出现了恶化的趋势,威胁着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
随着数字芯片规模的不断增大,全定制(Full Custom)设计越来越难以满足设计周期的严格要求。为了跟上市场的步伐,目前的绝大部分数字芯片全部使用了半定制基于标准单元的自动
服务的无形性、异质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和易逝性等特点决定了服务的零缺陷难于实现。企业的服务补救行为是在对有限资源(如补偿,快速回应和道歉所需的物质成本和人工成本
“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发展的首要难题,其核心又在于农民问题。2004年2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及“五个统筹”,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是主要内容,为彻底
为适应不同的基数电量收益分配需求,提出了预期收益补偿方法、偏差电量替代撮合方法、平均价差补偿方法3种基数偏差电量的结算处理方法。预期收益补偿方法对超发电量按其发电
自从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开发区便应运而生。作为促进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疆国家级开发区,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同
产后调护对产妇的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医、朝医、西医这三种医学体系在产后调护方面有各自的特点与方法,为产妇的健康提供了必要、有效的保障。
土地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一直困扰着中国的“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历经数次变迁,它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主导的
通辽市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拥有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条件,素有“内蒙古粮仓”和“黄金玉米带”的美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从2004年开始粮食产量保
该研究以如何“逐步构建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指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业技术